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部分耐药基因检测及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7-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20页
    1 林麝研究概况第12页
    2 林麝肺炎及化脓性疾病研究概况第12-13页
    3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4 微生物敲除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4-19页
        4.1 RecA重组系统第15-16页
        4.2 Red重组系统第16-17页
        4.3 新兴的基因敲除技术第17-19页
            4.3.1 TALENs靶向基因修饰技术第17-18页
            4.3.2 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第18-19页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0-53页
    第一章 林麝LPEC O血清型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第20-31页
        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1.1 试验菌株第20页
            1.2 主要试剂第20-21页
            1.3 主要仪器第21页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1 菌种的复苏第21页
            2.2 PCR模板的制备第21-23页
                2.2.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1-23页
                2.2.2 细菌质粒的提取第23页
            2.3 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第23页
            2.4 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第23-24页
            2.5 O血清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第24页
        3 实验结果第24-28页
            3.1 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第24页
            3.2 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第24-26页
            3.3 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及分析第26页
            3.4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第26-28页
            3.5 血清型与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第28页
        4 讨论第28-31页
            4.1 林麝LPEC的O血清型鉴定第28-29页
            4.2 林麝LPEC的部分耐药基因检测第29-30页
            4.3 林麝LPEC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第30-31页
    第二章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1-53页
        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1.1 菌株与质粒及实验动物第31页
            1.2 主要试剂第31-32页
            1.3 主要仪器第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40页
            2.1 λ-Red同源重组中突变株引物的设计第32页
            2.2 pKD46质粒zeocin抗性改造第32-36页
                2.2.1 pGAPZα-A和pKD46质粒提取第34页
                2.2.2 zeocin基因PCR扩增第34页
                2.2.3 zeocin基因纯化与加A尾第34-35页
                2.2.4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5页
                2.2.5 zeocin基因与T载体的连接转化第35-36页
                2.2.6 pKD46-zeo~+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6页
            2.3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第36-39页
                2.3.1 同源重组片段PCR产物的制备与回收第36-37页
                2.3.2 重组质粒pKD46-zeo~+向LPEC O78转化第37页
                2.3.3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7-38页
                2.3.4 同源重组片段的电转化第38页
                2.3.5 LPEC O78(kan~r)-crl~-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消除第38页
                2.3.6 缺失株LPEC O78-crl~-的PCR鉴定第38-39页
            2.4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特性研究第39页
                2.4.1 生化特性的测定第39页
                2.4.2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9页
            2.5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毒力特性研究第39-40页
                2.5.1 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第39页
                2.5.2 病理形态学观察第39-40页
            2.6 红细胞凝集试验第40页
                2.6.1 2%红细胞悬液制备第40页
                2.6.2 红细胞凝集试验第40页
        3 试验结果第40-50页
            3.1 pKD46质粒zeocin抗性改造第40-43页
                3.1.1 pUCm-T/zeo~+重组质粒构建第40-42页
                3.1.2 pKD46-zeo~+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2-43页
            3.2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第43-46页
                3.2.1 同源重组片的PCR扩增第43-45页
                3.2.2 LPEC O78/pKD46-zeo~+的筛选与鉴定结果第45页
                3.2.3 电转化重组菌的筛选与鉴定结果第45-46页
                3.2.4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消除第46页
            3.3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生长特性测定第46-47页
                3.3.1 生化特性测定第46-47页
                3.3.2 生长曲线测定第47页
            3.4 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毒力特性研究第47-49页
                3.4.1 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第47-48页
                3.4.2 病理形态学观察第48-49页
            3.5 红细胞凝集试验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4.1 pKD46-zeo~+质粒的构建第50-51页
            4.2 缺失株LPEC O78-crl~-的构建第51页
            4.3 缺失株LPEC O78-crl~-的生长特性第51页
            4.4 缺失株LPEC O78-crl~-的毒力特性第51-53页
第三部分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诊断四种禽呼吸道疫病病毒可视化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下一篇:成都地区犬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