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iTRAQ技术对玉米K305ms育性差异表达蛋白的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词汇表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概况第12-15页
        1.1.1 植物雄性不育分类第12-14页
        1.1.2 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第14-15页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基础第15-17页
        1.2.1 花药的发育过程第15-16页
        1.2.2 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第16-17页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第17-21页
        1.3.1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第18-19页
        1.3.2 细胞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第19-21页
    1.4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第21-24页
        1.4.1 蛋白质组学第21-22页
        1.4.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第22页
        1.4.3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第22-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 蛋白质提取及定量分析第26-29页
        2.2.1 蛋白质提取第26页
        2.2.2 蛋白质Bradford法定量第26页
        2.2.3 蛋白质酶解第26-27页
        2.2.4 iTRAQ标记第27页
        2.2.5 SCX分离第27页
        2.2.6 基于Triple TOF 5600的LC-ESI-MSMS分析第27-28页
        2.2.7 蛋白质定性及定量分析第28页
        2.2.8 数据分析及生物信息分析第28-29页
    2.3 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第29-30页
        2.3.1 提取花药总蛋白第29页
        2.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9页
        2.3.3 转膜第29页
        2.3.4 杂交和显色第29-30页
    2.4 荧光定量PCR第30-32页
        2.4.1 RNA提取及定量第30-31页
        2.4.2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第31页
        2.4.3 荧光定量PCR反应第31-32页
    2.5 蜡质和角质的含量测定第32-33页
        2.5.1 花药蜡质的萃取及含量第32页
        2.5.2 花药角质的萃取及含量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8页
    3.1 蛋白质鉴定结果第33-40页
        3.1.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第33页
        3.1.2 蛋白质鉴定结果统计第33-34页
        3.1.3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肽段长度、数量及序列覆盖度分布第34-35页
        3.1.4 GO分析第35-36页
        3.1.5 COG注释第36-37页
        3.1.6 Pathway代谢通路注释第37-38页
        3.1.7 不同时期育性鉴定蛋白表达模式聚类第38-40页
    3.2 育性差异表达蛋白鉴定分析第40-44页
        3.2.1 差异表达蛋白数量统计第40页
        3.2.2 差异表达蛋白GO富集分析第40-41页
        3.2.3 差异表达蛋白COG分类分析第41-43页
        3.2.4 差异表达蛋白Pathway富集分析第43-44页
    3.3 Western blot验证结果第44-45页
    3.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第45-47页
    3.5 蜡质和角质含量第47-48页
4 讨论第48-54页
    4.1 蛋白质表达谱及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第48-49页
    4.2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与育性的关系第49-51页
    4.3 蛋白质和核糖体合成与育性的关系第51-52页
    4.4 脂肪酸链延长和脂质代谢与育性的关系第52-54页
5 结论第54-56页
附录第56-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素形态及氮磷钾配比对春、秋马铃薯养分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下一篇:辐照杀菌对四川泡豇豆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