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8-22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1.1 危险化学品 | 第18页 |
1.1.2 安全生产 | 第18页 |
1.1.3 政府监管 | 第18-19页 |
1.2 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1.2.1 博弈理论 | 第19-20页 |
1.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0页 |
1.2.3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北京市危化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 第22-28页 |
2.1 北京市危化品基本情况 | 第22页 |
2.2 北京市危化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 第22-28页 |
2.2.1 安全生产政策体系 | 第22-24页 |
2.2.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第24-25页 |
2.2.3 监管监督监察体系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北京市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3.1 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3.1.1 危化品安全监管联合机制尚不完善 | 第28页 |
3.1.2 危化品安全监管的应急机制不健全 | 第28-29页 |
3.1.3 危化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9-30页 |
3.2 危化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3.2.1 人才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3.2.2 资金投入不足 | 第31页 |
3.2.3 社会关注不够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政府对危化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 第33-48页 |
4.1 建立各部门协同的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33-35页 |
4.1.1 政府应高度重视并进行全面防范 | 第33页 |
4.1.2 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 第33-35页 |
4.1.3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危化品安全监管 | 第35页 |
4.2 健全危化品安全监管的应急机制 | 第35-39页 |
4.2.1 建立应急体制机制 | 第35-36页 |
4.2.2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 第36-38页 |
4.2.3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 第38-39页 |
4.3 健全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39-41页 |
4.3.1 提高立法级别,修订相关法规 | 第39-40页 |
4.3.2 完善排放控制与公众知情监督制度 | 第40-41页 |
4.3.3 提高危化品许可门槛 | 第41页 |
4.4 充实危化品安全监管的资金和人才力量 | 第41-44页 |
4.4.1 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 | 第41-42页 |
4.4.2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 第42-43页 |
4.4.3 规范人才的培训和考核机制 | 第43-44页 |
4.5 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科技化及信息化 | 第44-48页 |
4.5.1 巩固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度 | 第44页 |
4.5.2 加快推进"科技兴安"战略 | 第44-45页 |
4.5.3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