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结构光和NRSFM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相关技术研究发展现状第10-13页
     ·结构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NRSF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3-16页
     ·主要工作第13页
     ·章节安排第13-16页
2 基本原理第16-30页
   ·基本坐标系第16-18页
     ·图像坐标系第16页
     ·成像平面坐标系第16-17页
     ·摄像机坐标系第17-18页
     ·世界坐标系第18页
   ·摄像机模型第18-22页
     ·针孔成像模型第19-20页
     ·CCD摄像机模型第20-21页
     ·有限射影摄像机模型第21页
     ·一般射影摄像机模型第21-22页
   ·双目视觉模型和标定第22-30页
     ·双目视觉模型第22-23页
     ·摄像机标定第23-27页
     ·投影仪标定第27-29页
     ·立体标定第29-30页
3 基于双目视觉和结构光的静态物体全景三维数字化第30-46页
   ·系统组成和流程图第30-32页
   ·结构光技术第32-35页
     ·常用投影图案编码第32-33页
     ·格雷码第33-35页
   ·物体360度全景三维重建实验第35-46页
     ·编码图像的采集第35-38页
     ·编码图像预处理第38-40页
     ·左右图像特征点匹配第40-41页
     ·物体的全景三维数字化第41-43页
     ·实验研究第43-46页
4 基于单相机和投影仪的静态物体三维数字化第46-52页
   ·系统组成和流程图第46-47页
   ·相机和投影仪标定第47页
   ·结构光法重建静态物体三维结构第47-48页
   ·实验研究第48-52页
5 基于光流法和NRSFM的非刚体三维数字化第52-72页
   ·系统组成和流程图第52-53页
   ·基于光流法的特征点跟踪匹配第53-55页
     ·光流第53页
     ·LK光流法跟踪匹配原理第53-54页
     ·实验研究第54-55页
   ·基于经典因式分解法的刚性体的三维数字化第55-61页
     ·刚性体因式分解算法第56-57页
     ·实验研究第57-61页
   ·基于经典因式分解法的非刚体的三维数字化第61-64页
     ·非刚体因式分解算法第61-62页
     ·实验研究第62-64页
   ·基于轨迹法的非刚体的三维数字化第64-72页
     ·轨迹空间和轨迹基第65页
     ·轨迹空间中非刚体的因式分解第65-67页
     ·非刚体的三维数字化第67-69页
     ·实验研究第69-7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72-73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肤色模型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植物纤维形态特征的数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