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气体动理论格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 ·气体动理论的历史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临近空间的利用和空天飞机的发展 | 第17-18页 |
| ·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 第18-19页 |
| ·论文概述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与统一气体动理论格式 | 第21-35页 |
| ·气体动理论基本描述框架 | 第21-25页 |
| ·分布函数 | 第21页 |
| ·控制方程 | 第21-23页 |
| ·分布函数与宏观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 第23-24页 |
| ·微观方程与宏观方程组的对应关系 | 第24-25页 |
| ·统一气体动理论格式的主要特点 | 第25-32页 |
| ·控制方程 | 第26页 |
| ·速度空间离散 | 第26-28页 |
| ·数值方法 | 第28-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模型研究 | 第35-55页 |
| ·算例比较 | 第37-49页 |
| ·正激波内部结构问题 | 第37-43页 |
| ·均匀流场中非平衡分布函数松弛问题 | 第43-49页 |
| ·模型分析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算法研究 | 第55-73页 |
| ·算法分析 | 第55-58页 |
| ·当地积分解 | 第55-56页 |
| ·通量项 | 第56-58页 |
| ·宽Kn数范围的传热算例 | 第58-61页 |
| ·全流域范围的激波管算例 | 第61-69页 |
| ·稠密气体的传热算例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双原子统一气体动理论格式 | 第73-101页 |
| ·双原子分子碰撞模型 | 第73-78页 |
| ·势能模型描述方式 | 第73-77页 |
| ·唯现象模型描述方式 | 第77-78页 |
| ·算法设计 | 第78-88页 |
| ·物理量及控制方程 | 第78-80页 |
| ·约化分布函数与约化控制方程 | 第80-82页 |
| ·数值格式构造 | 第82-88页 |
| ·算例验证 | 第88-98页 |
| ·平动与转动能量交换 | 第88-89页 |
| ·绕平板高速稀薄流动 | 第89-94页 |
| ·低速微纳米管道流动 | 第94-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 第六章 三维计算代码设计 | 第101-117页 |
| ·计算流程 | 第101-102页 |
| ·算例参数 | 第101页 |
| ·数据结构 | 第101-102页 |
| ·串行实现 | 第102-104页 |
| ·并行实现 | 第104-109页 |
| ·网格划分和标记 | 第104-105页 |
| ·通讯语句 | 第105-106页 |
| ·建立传递关系 | 第106-107页 |
| ·并行程序结构 | 第107-109页 |
| ·算例验证 | 第109-116页 |
| ·实验参数 | 第109-110页 |
| ·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110-112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2-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 ·工作总结 | 第117-118页 |
| ·工作展望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 附录A 控制方程在宏观尺度的渐进展开 | 第129-143页 |
| A.1 展开至EULER方程组 | 第130-133页 |
| A.1.1 连续方程 | 第130-131页 |
| A.1.2 动量方程 | 第131-132页 |
| A.1.3 能量方程 | 第132-133页 |
| A.2 展开至NS方程组 | 第133-139页 |
| A.2.1 连续方程 | 第133-134页 |
| A.2.2 动量方程 | 第134-135页 |
| A.2.3 能量方程 | 第135-139页 |
| A.3 RYKOV模型的相关修正 | 第139-143页 |
| 附录B 模型方程的无量纲系统 | 第143-147页 |
| 附录C RYKOV模型相关推导 | 第147-151页 |
| 致谢 | 第151-15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53-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