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超短脉冲激光概述 | 第12-13页 |
·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发展 | 第13-16页 |
·孤子锁模 | 第13-14页 |
·色散管理孤子锁模 | 第14页 |
·自相似子锁模 | 第14-15页 |
·耗散孤子锁模 | 第15页 |
·巨啁啾锁模 | 第15-16页 |
·光纤飞秒放大器的发展 | 第16-19页 |
·啁啾脉冲放大 | 第16-17页 |
·脉冲分裂放大 | 第17-18页 |
·相干合束放大 | 第18页 |
·自相似放大 | 第18-19页 |
·非线性放大 | 第19页 |
·课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光纤锁模激光器理论模型 | 第22-44页 |
·增益光纤 | 第23-28页 |
·Yb~(3+)离子特性 | 第23-24页 |
·光子晶体光纤 | 第24-25页 |
·脉冲传输方程 | 第25-27页 |
·分步傅立叶法 | 第27-28页 |
·光纤锁模激光器中常用的色散补偿器件 | 第28-32页 |
·G-T镜 | 第28-29页 |
·棱镜对 | 第29-30页 |
·光栅对 | 第30-32页 |
·可饱和吸收体 | 第32-34页 |
·非线性偏振旋转 | 第32-33页 |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 第33-34页 |
·数值模型 | 第34-35页 |
·光纤增益分布修正 | 第35-44页 |
·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模拟结果 | 第39-41页 |
·数值模型修正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带有色散图的放大自相似子振荡器研究 | 第44-56页 |
·高能量、低重频放大自相似子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 第45-51页 |
·实验装置 | 第45-46页 |
·模拟结果 | 第46-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放大的自相似子振荡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1-55页 |
·增益和色散对自相似演化的影响 | 第51-52页 |
·滤波器带宽对自相似演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光纤长度对自相似演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输出位置对自相似演化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基于大模场面积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放大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56-74页 |
·非线性放大系统的实验装置 | 第57-58页 |
·非线性放大系统的数值模拟及讨论 | 第58-63页 |
·振荡级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59-61页 |
·振荡级腔内脉冲的演化过程 | 第59-60页 |
·振荡级腔内净色散量对振荡级输出参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选择不同种子脉冲条件下的放大过程的模拟结果 | 第61-63页 |
·基于色散管理孤子振荡级的非线性放大系统的耦合动力学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3-72页 |
·色散管理孤子振荡级实验结果 | 第63-67页 |
·振荡级的运转动力学过程 | 第63-64页 |
·腔内净色散量对振荡级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泵浦功率对振荡级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振荡级与非线性放大级的耦合动力学研究 | 第67-72页 |
·放大级的动力学过程 | 第67-68页 |
·调节振荡级腔内净色散量对放大级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调节振荡级泵浦功率对放大级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74-90页 |
·Yb~(3+),Na~+:CaF_2晶体放大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74-82页 |
·实验装置 | 第75-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80页 |
·实验改进方案和讨论 | 第80-82页 |
·高功率、小型化太赫兹波辐射源的实验研究 | 第82-88页 |
·太赫兹波辐射源的实验装置 | 第82-83页 |
·实验结果 | 第83-88页 |
·Ga P晶体最佳发射角 | 第83-84页 |
·脉冲啁啾对太赫兹波辐射效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太赫兹波辐射源的频谱测量及分析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4页 |
·总结 | 第90-92页 |
·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