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 ·全球能源消耗与气候变化 | 第10-13页 |
| ·低碳经济的兴起带动供应链管理向低碳化发展 | 第13-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36页 |
| ·企业层面碳足迹管理研究 | 第24-29页 |
| ·碳足迹内涵与测算研究 | 第24-27页 |
| ·考虑碳排放约束的供应链运营管理研究 | 第27-29页 |
| ·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运作管理研究 | 第29-34页 |
| ·碳排放权交易理论政策与机制设计 | 第29-32页 |
| ·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考虑次品率的供应链优化研究 | 第36-65页 |
| ·引言 | 第36-38页 |
| ·问题描述与条件假设 | 第38-40页 |
| ·碳交易机制下次品供应链总期望成本和碳排放优化模型 | 第40-46页 |
| ·传统情况下含次品供应链EOQ模型 | 第40-43页 |
| ·含次品供应链碳排放EOQ模型 | 第43-45页 |
| ·碳交易机制下含次品供应链EOQ模型 | 第45-46页 |
| ·管理策略讨论 | 第46-55页 |
| ·次品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经济订货量对比 | 第49-51页 |
| ·碳限额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碳价的影响 | 第52-55页 |
| ·数值分析 | 第55-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模糊环境下供应链成本与碳排放管理研究 | 第65-118页 |
| ·引言 | 第65-66页 |
| ·数量方法介绍 | 第66-70页 |
| ·碳交易机制下零售商模糊EOQ模型 | 第70-86页 |
| ·前提与假设 | 第70-72页 |
| ·模型建立 | 第72-74页 |
| ·模型求解 | 第74-78页 |
| ·数值实验与讨论 | 第78-86页 |
| ·碳交易机制下考虑次品率的供应链模糊EOQ模型 | 第86-114页 |
| ·定义与假设 | 第86-87页 |
| ·模型建立 | 第87-91页 |
| ·模型求解 | 第91-94页 |
| ·相关讨论 | 第94-104页 |
| ·数值分析 | 第104-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8页 |
| 第五章 考虑碳排放的二级供应链库存管理整合研究 | 第118-135页 |
| ·引言 | 第118-121页 |
| ·问题描述与参数设定 | 第121-122页 |
| ·考虑碳排放影响的供应链VMI整合模型 | 第122-127页 |
| ·供应链库存总成本模型 | 第122-123页 |
| ·供应链碳排放模型 | 第123-124页 |
| ·最优补货策略 | 第124-127页 |
| ·不同情形最优补货策略和碳排放比较分析 | 第127-130页 |
| ·数值实验与参数影响灵敏度分析 | 第130-134页 |
| ·最优决策和最低碳排放比较 | 第130-131页 |
| ·参数影响灵敏度分析 | 第131-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 第六章 制造型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碳足迹测算 | 第135-146页 |
| ·引言 | 第135-137页 |
| ·生产物流系统碳足迹测算恒等式及因素变动影响分析 | 第137-142页 |
| ·碳足迹测算的系统边界界定 | 第137-138页 |
| ·碳足迹测算恒等式的建立 | 第138-139页 |
| ·各因素变动对碳足迹变化的影响计算 | 第139-142页 |
| ·不同因素影响情况讨论 | 第142-143页 |
| ·数值计算 | 第143-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6-150页 |
|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146-149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9-1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0-16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9-170页 |
| 致谢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