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和启示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16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研究现状第8-16页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公正概念的多重定义第8-11页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第11页
     ·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公正观的研究第11-16页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正观第16-40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正观的形成第16-23页
     ·对马恩之前思想家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16-19页
     ·在工人运动中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第19-21页
     ·在批判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第21-22页
     ·在社会革命中形成和发展第22-23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第23-29页
     ·社会公平应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第23-24页
     ·社会公平是有阶级性的第24-25页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第25-26页
     ·自由和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取向第26-27页
     ·社会公正的实现是渐进的第27-28页
     ·建立社会保障来促进社会公正第28-29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价值第29-33页
     ·客观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公平观第29-30页
     ·找到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第30-31页
     ·阐述了“公平理想”和“公平现实”的关系第31-32页
     ·辨析了“实质公正”与“形式公正”第32-33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意义第33-40页
     ·社会公正观的历史简梳第33-35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意义第35-40页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第40-49页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探索第40-42页
     ·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第40-41页
     ·努力实现机会公正第41页
     ·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第41-42页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发展第42-44页
     ·追求共同富裕和权利平等为目标的实质公正第42页
     ·努力实现政治民主化、按劳分配和社会调节的内容公正第42-43页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确保制度公正第43-44页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发展与创新第44-46页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会愈加公正第44-45页
     ·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兑现社会公正第45页
     ·努力实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公正目标第45-46页
   ·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公正观的新开拓第46-49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第46-47页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第47页
     ·以公平正义为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47-49页
4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实践的启示第49-66页
   ·正确认识社会公正第49-55页
     ·理解社会公正需把握三个方面:社会公正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第49-51页
     ·看待社会公正问题需找准两个视角:“社会”和“人”第51-53页
     ·解决社会公正问题需突出三个重点: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形成合力第53-5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55-58页
     ·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公正第55-56页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公正第56页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社会公正第56-57页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公正第57-58页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第58-66页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第59页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第59-66页
结束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萨克族食肉文化及其象征意义
下一篇: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苏联对新疆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