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巷道层状底板锚固机理及锚固孔快速钻进技术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层状岩体变形破坏机理第12-13页
     ·巷道底鼓发生的力学机理第13-15页
     ·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第15-16页
     ·底板钻孔施工机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类型及机理研究第21-40页
   ·底板岩层的稳定性及两帮挤压引起的底鼓第21-32页
     ·超前支承压力对底板岩层抗弯刚度的影响第21-23页
     ·底板层状岩层力学模型建立第23-24页
     ·巷道底板层状岩层压曲临界载荷计算第24-26页
     ·煤帮位移计算第26-32页
   ·岩石扩容引起的底鼓第32-34页
   ·岩石膨胀引起的底鼓第34-36页
   ·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综合分析第36-37页
   ·工程实例分析与讨论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巷道层状底板控制技术综合分析第40-56页
   ·数值试验研究内容第40-45页
     ·数值试验研究工程背景第40页
     ·数值试验研究方案及模型第40-44页
     ·围岩力学参数选取第44-45页
   ·不同底板控制技术条件下围岩特征第45-53页
     ·无支护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45-47页
     ·原支护方案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47-48页
     ·原支护方案加底板卸压槽卸压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48-49页
     ·原支护方案加底板混凝土反拱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49-51页
     ·原支护方案加底板锚(锚杆)注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51-52页
     ·原支护方案加底板锚(锚索)注时主运输大巷围岩特征第52-53页
   ·不同底板控制技术效果综合比较分析第53-54页
   ·锚注深度对底鼓治理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巷道底板锚固孔成孔机理及施工机具研究第56-76页
   ·巷道底板锚固孔成孔机理第56-60页
     ·底板钻孔正循环钻进排渣机理第56-57页
     ·底板钻孔反循环钻进排渣机理第57-59页
     ·正循环与反循环钻进排渣比较分析第59-60页
   ·巷道底板锚固孔施工机具研发与数值试验研究第60-73页
     ·双壁钻杆泵吸反循环钻进排渣数值试验第60-62页
     ·双壁钻杆泵吸反循环钻进排渣分析及结构优化第62-68页
     ·双壁钻杆泵吸反循环排渣影响因素分析第68-73页
   ·本章小结第73-76页
5 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第76-86页
   ·沽源煤矿主运输大巷概况第76-77页
   ·试验巷道支护方案设计第77-78页
     ·巷道支护原则及设计思路第77页
     ·支护参数设计第77-78页
   ·试验巷道顶板及两帮施工技术要求第78-79页
   ·试验巷道底板锚固孔施工技术要求第79页
   ·试验巷道支护效果监测第79-85页
     ·监测目的及内容第79-80页
     ·监测位置及测站布置第80页
     ·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第80-81页
     ·巷道顶板离层及围岩深部位移监测第81-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作者简历第94-96页
学术论文数据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学三矿沿空留巷围岩流变特征及巷道支架形状参数研究
下一篇:车辆荷载作用下煤矿塌陷区路基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