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波双变量交—交连续变频调速系统闭环控制策略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交流调速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交流调速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变频调速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变频调速的趋势和前景 | 第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4-17页 |
| 2 双变量控制理论与连续变频策略研究 | 第17-31页 |
| ·双变量控制原理 | 第17-18页 |
| ·双变量交交变频闭环控制策略 | 第18页 |
| ·连续变频策略的提出 | 第18-19页 |
| ·连续变频策略的实现 | 第19-29页 |
| ·余弦交截法的线性化近似 | 第20-21页 |
| ·非换流点触发时刻的计算 | 第21-24页 |
| ·换流角的确定 | 第24页 |
| ·换流点触发时刻的计算 | 第24-25页 |
| ·触发后沿的计算 | 第25-26页 |
| ·频率切换原理 | 第26页 |
| ·在线实时计算触发时刻的验证 | 第26-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3 双变量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第31-49页 |
| ·双变量交交变频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31页 |
| ·双变量交交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 ·调速系统硬件的优化改造 | 第34-41页 |
| ·同步电路的改造 | 第34-38页 |
| ·电流保护模块 | 第38-39页 |
| ·转速检测模块 | 第39-40页 |
| ·上位机速度采集软件的设计 | 第40-41页 |
| ·加载系统 | 第41页 |
|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1-44页 |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42-44页 |
| ·六脉波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 | 第44-46页 |
| ·触发S函数模块 | 第45页 |
| ·晶闸管电路模块 | 第45-46页 |
| ·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及相关模块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9页 |
| 4 连续变频策略的仿真和实验 | 第49-71页 |
| ·在线计算和查表法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3页 |
| ·三分频在线计算和查表法仿真结果对比 | 第49-51页 |
| ·三分频在线计算和查表法实验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 ·整数分频下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 ·分压控制方式和全压控制方式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 ·五分频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六分频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任意频率下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 ·输出频率为 9Hz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输出频率为 9Hz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 ·输出频率为 7Hz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输出频率为 7Hz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连续变频控制策略的仿真和实验 | 第66-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5 交交连续变频闭环控制仿真与实验 | 第71-83页 |
| ·普通PID控制算法 | 第71-72页 |
| ·交交变频优化PID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 第72-74页 |
| ·交交变频闭环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 | 第74-78页 |
| ·给定突变闭环控制效果仿真分析 | 第74-77页 |
| ·负载突变闭环控制效果仿真分析 | 第77-78页 |
| ·交交变频闭环控制策略的实验效果 | 第78-81页 |
| ·给定突变闭环控制效果实验分析 | 第78-80页 |
| ·负载突变闭环控制效果实验分析 | 第80-81页 |
| ·小结 | 第81-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页 |
| ·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作者简介 | 第89-9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