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国内外螺旋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螺旋藻的特性 | 第13-14页 |
·螺旋藻的形态结构 | 第13页 |
·螺旋藻的生殖方式 | 第13页 |
·螺旋藻的营养类型 | 第13-14页 |
·螺旋藻的生态分布 | 第14页 |
·螺旋藻的化学组成成分 | 第14-16页 |
·蛋白质 | 第14-15页 |
·脂类 | 第15页 |
·色素 | 第15-16页 |
·碳水化合物 | 第16页 |
·维生素和矿物质 | 第16页 |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 第16页 |
·螺旋藻高密度培养的影响因素 | 第16-23页 |
·物理因素的影响 | 第16-19页 |
·化学因素的影响 | 第19-23页 |
·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23-24页 |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24-25页 |
·螺旋藻的应用 | 第25-26页 |
·保健品与医药业 | 第25页 |
·饲料与饵料业 | 第25页 |
·美容与化妆品业 | 第25-26页 |
·废水处理与环保 | 第2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藻种 | 第28页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其他试剂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1页 |
·培养方法和条件 | 第31页 |
·保种 | 第31页 |
·活化藻种 | 第31页 |
·三角瓶分批培养 | 第31页 |
·光生物反应器中扩大化培养 | 第31页 |
·分析测定的方法 | 第31-34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31-32页 |
·pH值的测定和调整 | 第32页 |
·光照强度的测定 | 第32页 |
·通气量的测定 | 第32页 |
·培养液染菌情况的检查 | 第32页 |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藻胆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总脂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三角瓶中培养螺旋藻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4-46页 |
·螺旋藻藻种的筛选 | 第34-35页 |
·螺旋藻藻种生长状况的鉴定 | 第34页 |
·螺旋藻污染状况的鉴定 | 第34-35页 |
·三角瓶中培养螺旋藻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温度的优化 | 第35-36页 |
·光照强度的优化 | 第36页 |
·培养基初始pH值的优化 | 第36-37页 |
·葡萄糖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第37-40页 |
·葡萄糖对螺旋藻生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37页 |
·葡萄糖对螺旋藻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葡萄糖浓度下螺旋藻生长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第38-39页 |
·葡萄糖对螺旋藻中叶绿素、藻胆蛋白、总脂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抗氧化剂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第40-43页 |
·抗氧化剂对螺旋藻生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40-42页 |
·抗氧化剂对螺旋藻生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结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光生物反应器中高密度培养螺旋藻的研究 | 第46-52页 |
·通气量对光生物反应器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第46-47页 |
·葡萄糖加抗氧化物对光生物反应器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单双面光源(光照强度)对光生物反应器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培养液污染情况检查 | 第49-50页 |
·本章结论 | 第50-52页 |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