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相关理论资源 | 第19-25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一) 公务员 | 第19页 |
(二) 财产申报制度 | 第19页 |
(三)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 第19-20页 |
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 | 第20-22页 |
(一) 预防和惩治行政腐败 | 第20-21页 |
(二) 促进公务员廉洁自证 | 第21页 |
(三) 增强政府公信力 | 第21-22页 |
三、相关理论资源 | 第22-25页 |
(一) “理性经济人”理论 | 第22-23页 |
(二) 隐私权和知情权理论 | 第23-24页 |
(三)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概述 | 第25-30页 |
一、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背景及总体概况 | 第25-26页 |
(一) 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背景 | 第25页 |
(二) 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总体概况 | 第25-26页 |
二、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构成要素 | 第26-30页 |
(一) 申报主体规定 | 第26页 |
(二) 申报内容规定 | 第26-27页 |
(三) 申报时间规定 | 第27-28页 |
(四) 申报受理及审核机构 | 第28页 |
(五) 申报公示程度 | 第28-29页 |
(六) 申报惩罚力度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特色 | 第30-37页 |
一、明确的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一) 《公务员守则和纪律条例》 | 第30页 |
(二) 《财产申报法》 | 第30-31页 |
(三) 《防止贪污法》 | 第31页 |
二、独立的监察机构 | 第31-33页 |
(一) 反贪污调查局直属中央管理 | 第31-32页 |
(二) 反贪污调查局专事反腐调查 | 第32-33页 |
三、完善的制度保障 | 第33-34页 |
(一) 以薪养廉制度 | 第33页 |
(二) 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33-34页 |
(三) 重点领域的反腐制度 | 第34页 |
四、严厉的查惩手段 | 第34-37页 |
(一) “无死角”强制调查 | 第34-35页 |
(二) “零容忍”厉行法治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完善和推行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 | 第37-49页 |
一、提供法律保障 | 第37-41页 |
(一) 制定《中国公务员财产申报法》 | 第37页 |
(二) 规定申报财产范围 | 第37-39页 |
(三) 明确不实申报的法律责任 | 第39-41页 |
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 第41-43页 |
(一) 完善与《财产申报法》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二) 健全金融实名制 | 第42-43页 |
(三) 完善公积金制度 | 第43页 |
三、消解内部阻力,加快制度推行 | 第43-45页 |
(一) 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 第43-44页 |
(二) 促进政策认同,普及财产申报理念 | 第44-45页 |
四、加强内部监督,健全外部监督 | 第45-49页 |
(一) 设立专事财产申报审查与评判的权威监察机构 | 第45页 |
(二) 建立严格完善的审查机制 | 第45-46页 |
(三) 坚持公开原则,鼓励媒体与公众参与监督申报结果 | 第46-47页 |
(四) 拓宽信息渠道,建立公示和接受举报的官方网站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一、著作类 | 第51页 |
二、期刊类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