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水质评价论文

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及水质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概述第11-16页
     ·浮游植物第11-13页
     ·非生物因子第13-15页
     ·生物因子第15-16页
     ·浮游植物对水质的指示性第1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研究进展第16-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样点布设及采样时间第18页
   ·调查内容第18页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18-20页
     ·浮游植物第18-19页
     ·叶绿素第19页
     ·水质指标第19-20页
   ·数据处理第20-23页
     ·浮游植物丰度第20-21页
     ·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第21页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第21页
     ·Margalef丰富度指数第21页
     ·Pielou均匀度指数第21页
     ·叶绿素a第21-22页
     ·相关分析第22页
     ·回归分析第22页
     ·聚类分析第22-23页
第3章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第23-42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第23-2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基本概况第23-24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间变化第24-25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空间变化第25-2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第26-3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基本概况第26-28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时间变化第28-31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变化第31-3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第33-3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基本概况第3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时间变化第33-3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空间变化第3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第36-40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基本概况第36-37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时间变化第37-39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变化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第42-48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时间变化第42-44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空间变化第44-4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水平变化第44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垂直变化第44-46页
   ·讨论第46-47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时间变化第4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水平变化第46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垂直变化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8-65页
   ·太平湖水质指标第48-50页
   ·相关分析第50-5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种类数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52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回归分析第53-56页
     ·水温与丰度的关系第54页
     ·水温与生物量的关系第54-55页
     ·透明度与丰度的关系第55页
     ·透明度与生物量的关系第55-56页
   ·聚类分析第56-61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时间聚类分析第56-57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空间聚类分析第57-61页
   ·讨论第61-6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相关分析第61-62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回归分析第62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聚类分析第62-63页
   ·小结第63-65页
第6章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水质评价第65-73页
   ·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第65-67页
   ·太平湖水质评价第67-72页
     ·水质评价标准第67-68页
     ·水质生态学评价结果第68-70页
     ·水质指标评价结果第70-72页
     ·总结第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建议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 太平湖浮游植物名录第79-8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遥感的环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下一篇:电子在加速吡啶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