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政治沟通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沟通式政治参与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 | 第16-25页 |
第一节 政治沟通及其主要分析范式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涵义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特征 | 第19-21页 |
一、参与过程的互动性 | 第19页 |
二、参与目的的互利性 | 第19-20页 |
三、参与手段的媒介化 | 第20页 |
四、参与文化的中庸性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分类 | 第21-23页 |
一、依据沟通的渠道的不同来分类 | 第21-22页 |
二、依据沟通渠道的多寡来分类 | 第22-23页 |
三、依据政治参与的方式来分类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第25-43页 |
第一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25-28页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萌芽和雏形时期 | 第25-26页 |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后,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曲折发展时期 | 第26页 |
三、改革开放后,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复兴和推进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 第28-33页 |
一、信息输入主体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 第28页 |
二、沟通式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多元 | 第28-32页 |
三、沟通式政治参与系统的体系不断优化及其功能性日趋增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存在的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一、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结构性困境分析 | 第33-41页 |
二、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功能性困境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完善路径及前景展望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完善路径 | 第43-51页 |
一、培养“政治人”,夯实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之基 | 第43-45页 |
二、加强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通道建设 | 第45-46页 |
三、创新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沟通形式 | 第46-47页 |
四、完善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 | 第47-49页 |
五、推进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文化创新 | 第49-50页 |
六、规范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运行机制 | 第50-51页 |
七、提高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功能能力 | 第51页 |
第二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51-55页 |
一、巩固政治合法性的统治基础 | 第51-53页 |
二、保障整个政策过程的有效性 | 第53-54页 |
三、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