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我国农民工代表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的目的第8-9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9页
 三、研究现状第9-12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五、主要构思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农民工代表的产生及其意义第15-42页
 第一节 农民工代表的产生第15-18页
  一、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第15-16页
  二、农民工代表产生的必要性第16-18页
 第二节 农民工代表产生的解析第18-37页
  一、农民工代表产生的理论与制度归依第18-30页
  二、农民工代表产生的法律归依第30-31页
  三、农民工代表产生的现实归依第31-37页
 第三节 农民工代表产生的意义第37-42页
  一、农民工代表的产生对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意义第37-38页
  二、农民工代表的产生对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第38-41页
  三、农民工代表的产生对农民工自身的意义第41-42页
第二章 农民工代表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42-54页
 第一节 农民工代表的现状第42-48页
  一、农民工代表选举的现状第42-45页
  二、农民工代表选举现状问题的成因第45-48页
 第二节 农民工代表的特点第48-50页
  一、数量少,流动性大第49页
  二、自身素质不高第49页
  三、代表结构中“高层代表”开始出现第49-50页
 第三节 农民工代表存在的问题第50-54页
  一、代表性问题第50-51页
  二、自身发展的问题第51页
  三、农民工代表履职难的困境第51-54页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代表所面临问题的相关对策研究第54-57页
 第一节 完善农民工代表选举制度和法律保障第54-55页
 第二节 加强农民工代表职能的发挥,解决代表履职难的问题第55页
 第三节 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素质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党制度研究
下一篇: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