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制度保护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8-9页
   ·研究框架第9-10页
第2章 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性质第10-15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内涵和外延第10-12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定义第10-11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范围与分类第11-12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权利属性第12-13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人格权属性第12-13页
     ·个人金融信息的财产权属性第13页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意义第13-15页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是保护个人权利的需要第13-14页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是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的需要第14页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是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第14页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14-15页
第3章 银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表现第15-19页
   ·过度收集行为第15-16页
   ·不当保管行为第16页
   ·擅自披露行为第16-17页
   ·擅自使用行为第17页
   ·非法出售行为第17-19页
第4章 银行泄露个人信息行为的责任形式及其理论基础第19-28页
   ·银行作为合同主体承担的违约责任第19-22页
     ·银行作为合同主体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9-20页
     ·银行作为合同主体承担违约责任的义务来源第20-21页
     ·银行作为合同主体承担违约责任的适用情形第21-22页
   ·银行作为泄露信息方承担的侵权责任第22-28页
     ·银行作为泄露信息方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2-24页
     ·银行作为泄露信息方承担侵权责任的义务来源第24页
     ·银行作为泄露信息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24-26页
     ·银行作为泄露信息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第26-28页
第5章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的构建第28-41页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的确立需求与价值定位第28-33页
     ·我国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第28-30页
     ·我国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的价值定位第31-33页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构建模式之选择第33-38页
     ·发达国家银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概况第33-35页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构建模式的多元化选择第35-38页
   ·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制度的具体构想第38-41页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进程第38页
     ·其他私法制度为银行用户个人信息提供保护第38页
     ·在监督层面加强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第38-39页
     ·积极构建银行业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机制第39页
     ·建立以民事责任为主的责任追究制度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之债的类型化及边缘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