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原始生殖细胞的定义 | 第12-13页 |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相关基因 | 第13-15页 |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在性别分化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应用 | 第16-17页 |
·Dead end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Dead end基因的结构 | 第17-18页 |
·Dead end基因的同源基因、表达及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18页 |
·Dead end的功能 | 第18-19页 |
·Dead end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20-23页 |
·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科学问题 | 第2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牙鲆dn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23-45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3-34页 |
·实验材料及样品的获取 | 第23-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石蜡切片鉴定性腺时期 | 第25-26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6页 |
·DNase消化总RNA | 第26页 |
·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26-27页 |
·dnd基因的克隆 | 第27-30页 |
·dnd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 第30-31页 |
·Dnd蛋白信息预测及三维结构构建 | 第31页 |
·RT-PCR时空表达分析 | 第31-32页 |
·整胚原位杂交 | 第32-34页 |
·结果 | 第34-42页 |
·牙鲆dnd基因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39页 |
·牙鲆dnd基因在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图谱 | 第39-41页 |
·牙鲆dnd基因不同剪切体在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 | 第41页 |
·性腺中dnd基因不同剪切体的表达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牙鲆dnd序列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牙鲆dn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43页 |
·性腺中牙鲆dnd不同剪切体的表达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牙鲆dnd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45-64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5-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主要药品 | 第4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56页 |
·Dnd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45-48页 |
·Dnd重组蛋白的真核表达 | 第48-50页 |
·EMSA分析重组蛋白与RNA结合 | 第50-55页 |
·ds RNA干扰实验 | 第55-56页 |
·结果 | 第56-61页 |
·牙鲆Dnd蛋白不同剪切体在He La细胞内的定位 | 第56-58页 |
·牙鲆Dnd重组蛋白与RNA结合的分析 | 第58-59页 |
·RNA干扰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牙鲆Dnd不同剪切体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61-62页 |
·Dnd蛋白与nanos33’UTR的结合作用 | 第62页 |
·RNAi敲降dndc的表达对稚鱼的影响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 | 第64页 |
创新性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硕士期间论文撰写及专利申请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