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微信应用分析 | 第21-3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分析 | 第21-22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析讨论 | 第22-2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备条件 | 第24-25页 |
·微信的内涵与发展趋势概述 | 第25-31页 |
·微信的概念 | 第25-26页 |
·微信的特征 | 第26-27页 |
·微信的功能 | 第27-28页 |
·微信的发展概况 | 第28-31页 |
·微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契合度 | 第31-33页 |
3 以中北大学学生为调查群体进行微信使用现状分析 | 第33-45页 |
·问卷说明 | 第33-36页 |
·问卷设计目的 | 第33-34页 |
·问卷的样本规模 | 第34-35页 |
·问卷的编制、试测及修改 | 第35页 |
·问卷发放及信效度分析 | 第35-36页 |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36-43页 |
·问卷调查结果数据不定项题目的信息分析 | 第36-43页 |
·问卷调查对于主观题部分调查结果 | 第43页 |
·调查问卷总结 | 第43-45页 |
4 解析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 | 第45-52页 |
·微信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 第45-48页 |
·微信更新教学模式 | 第45-46页 |
·微信丰富教育内容 | 第46-47页 |
·微信柔化师生关系 | 第47-48页 |
·微信深入学生群体 | 第48页 |
·微信的负面因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48-52页 |
·微信传播内容驳杂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判断 | 第49页 |
·微信过分沉迷分散大学生学习精力 | 第49-50页 |
·微信过度依赖弱化大学生社交技能 | 第50-51页 |
·微信无差别式交友干扰大学正确思想观念形成 | 第51-52页 |
5 微信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 第52-60页 |
·以大学生为工作重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 第52-55页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 第52-53页 |
·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规范微信正确使用方式 | 第53页 |
·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交判断能力 | 第53-54页 |
·强化身心健康教育,夯实大学生微信安全思想 | 第54-55页 |
·以教育者为工作主力,创新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第55-57页 |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 | 第55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观念 | 第55页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素质 | 第55-56页 |
·科学合理利用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56-57页 |
·从社会监督的角度来看,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第57-60页 |
·改善网络法律制度 | 第57页 |
·健全运营商监察机制 | 第57-58页 |
·加大媒体正能量传播力度 | 第58页 |
·完善高校监管体系 | 第58-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