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三维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织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产业用土工织物的概述及发展 | 第10-13页 |
·土工织物的概述 | 第10页 |
·产业用土工织物的分类 | 第10-11页 |
·产业用土工织物的功能 | 第11-13页 |
·产业用土工布的应用 | 第13页 |
·国内外土工织物的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国外土工织物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土工织物的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2 红麻三维织物的开发与试织 | 第20-34页 |
·三维织物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三维织物的概述 | 第20页 |
·三维织物的分类 | 第20-21页 |
·国内外三维织物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织物组织结构的选择 | 第21-22页 |
·原料选择 | 第22页 |
·红麻纱线的介绍 | 第22-23页 |
·红麻的概念 | 第22页 |
·红麻的优点 | 第22-23页 |
·红麻纱线 | 第23-24页 |
·红麻纱线的介绍 | 第23页 |
·纱线的规格 | 第23-24页 |
·织物规格设计 | 第24-29页 |
·设计原理 | 第24页 |
·三维织物的设计要求 | 第24-29页 |
·织物规格设计 | 第29-30页 |
·上机织造 | 第30-32页 |
·原料准备 | 第30页 |
·穿筘 | 第30-31页 |
·织造 | 第31页 |
·织物织造的实物图展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3 红麻三维土工织物的基本性能测试 | 第34-48页 |
·织物的单位面积测试 | 第34-36页 |
·织物的单位面积测试方法 | 第35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织物的厚度测试 | 第36-37页 |
·织物厚度测试方法 | 第36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织物的孔径测试 | 第37-38页 |
·织物孔径的测试方法 | 第37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织物的透水性测试 | 第38-39页 |
·织物透水性的表征方法 | 第38页 |
·织物透水性的测试方法 | 第38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 第39-43页 |
·织物拉伸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39页 |
·织物拉伸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42-43页 |
·织物的磨损实验测试 | 第43-45页 |
·织物磨损实验的表征方法 | 第43页 |
·织物磨损实验的测试方法 | 第43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8页 |
4 红麻三维织物的水土保持效应实验 | 第48-64页 |
·流失的机理 | 第48-49页 |
·水土流失的概况 | 第48页 |
·土壤侵蚀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红麻三维织物用于水土保持的原理 | 第49页 |
·红麻三维织物在模拟降雨条件下进行水土保持测试 | 第49-59页 |
·模拟降雨原理 | 第49-51页 |
·模拟降雨实验一 | 第51-54页 |
·模拟降雨实验二 | 第54-57页 |
·单因素分析不同织物的截面结构对土壤抗侵蚀的影响 | 第57-59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4页 |
5 红麻三维土工织物的培育性和降解性实验 | 第64-70页 |
·草本种植实验 | 第64-66页 |
·研究目的 | 第64页 |
·研究方案 | 第64页 |
·种植环境和实验选种 | 第64-65页 |
·实验分析 | 第65-66页 |
·织物的降解试验 | 第66-68页 |
·生物降解的定义 | 第66页 |
·生物降解的试验方法 | 第66页 |
·织物降解的表征方法 | 第66页 |
·织物降解的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71页 |
·课题的不足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9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