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水肥耦合概述 | 第10-11页 |
·作物生产中的水肥关系及作用机制 | 第11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籽粒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11-13页 |
·水分对小麦氮、磷累积量的影响 | 第11-12页 |
·氮肥对小麦氮、磷累积量的影响 | 第12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籽粒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13-15页 |
·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页 |
·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水肥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5-17页 |
·水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氮肥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6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某些逆境保护酶类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水分对逆境保护酶类的影响 | 第17页 |
·氮素对逆境保护酶类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水氮互作对逆境保护酶类的影响 | 第18页 |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2章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20-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2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4页 |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 第25-30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30-34页 |
·不同水氮量对小麦小穗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水氮量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水氮量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 第31-34页 |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4-39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变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茎粗变化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变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水氮互作对小麦茎秆、籽粒磷氮含量及总吸氮量的影响 | 第39-44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籽粒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茎秆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籽粒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水氮量对冬小麦茎秆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4-48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 第44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茎粗的影响 | 第45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 第45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籽粒磷氮含量及总吸氮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茎秆氮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籽粒氮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磷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籽粒磷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水氮互作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