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探析--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3页 |
·西方城市公园的发展及生态理论的实践 | 第10-12页 |
·国内城市公园的发展及生态理论的实践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4页 |
·基本概念的辨析 | 第15-18页 |
·城市公园 | 第15页 |
·城市公园的分类 | 第15-17页 |
·城市综合公园的内涵及功能 | 第17-18页 |
·相关理论的理解 | 第18-20页 |
·生态学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8-19页 |
·景观生态化设计 | 第19-20页 |
·概念误区的解读 | 第20-22页 |
·误区一:生态公园是一种专类公园 | 第20-21页 |
·误区二:公园建设等同于生态实践 | 第21-22页 |
·误区三:景观生态化设计仅以自然为核心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城市综合公园生态化设计原则及设计语言构成 | 第24-28页 |
·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4页 |
·多样性原则 | 第24页 |
·地域性原则 | 第24页 |
·美学性原则 | 第24-25页 |
·节约性原则 | 第25页 |
·参与性原则 | 第25页 |
·教育性原则 | 第25页 |
·景观生态化设计的设计语言构成 | 第25-27页 |
·对景观生态化设计语言的理解 | 第25-26页 |
·景观生态化设计语言构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 | 第28-64页 |
·“基本要素”的生态化设计 | 第28-39页 |
·动植物的选择与保护 | 第28-29页 |
·地形地貌的塑造 | 第29-32页 |
·土壤水文条件的利用 | 第32-36页 |
·材料的选用 | 第36-39页 |
·“空间单元”的生态化设计 | 第39-57页 |
·湿地空间单元设计 | 第39-43页 |
·林地空间单元设计 | 第43-46页 |
·河流、湖塘空间单元设计 | 第46-52页 |
·公共、社交空间单元设计 | 第52-56页 |
·交通体系单元设计 | 第56-57页 |
·“自然过程”的生态化设计 | 第57-63页 |
·生物作用过程设计 | 第57-59页 |
·物质循环过程设计 | 第59-61页 |
·能量转换过程设计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案例分析——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第64-89页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 | 第64-69页 |
·公园区位 | 第65页 |
·公园设计立意和定位 | 第65页 |
·方案解读 | 第65-69页 |
·对应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的理论实践 | 第69-88页 |
·“基本要素”的生态化设计实践 | 第69-74页 |
·“空间单元”的生态化设计实践 | 第74-85页 |
·“自然过程”的生态化设计实践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 对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反思 | 第89-95页 |
·什么是好的景观生态化设计 | 第89-93页 |
·总体思想 | 第89-91页 |
·分项思想 | 第91-93页 |
·发展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制约因素和措施 | 第93-95页 |
·制约因素 | 第93页 |
·推动措施 | 第93-9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图表来源 | 第100-103页 |
个人简介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