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民族和谐的重要性第9页
  (二)历史依据第9页
  (三)民族矛盾尖锐第9-10页
  (四)新时期的需要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创新点第13页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13页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四、民族和谐的定义第13-15页
  (一)和谐的含义第13-14页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第14-15页
 五、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历史文献研究法第15页
  (二)归纳演绎相结合第15页
  (三)经验总结法第15-16页
第一章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第16-20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第16-18页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第16页
  二、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第16-17页
  三、坚持民族自主原则第17-18页
 第二节 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第18-19页
 第三节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第19-20页
第二章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20-25页
 第一节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初创时期第20-21页
 第二节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第21-22页
 第三节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成熟时期第22-23页
 第四节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时期第23页
 第五节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第23-25页
第三章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5-42页
 第一节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和谐的根本原则第25-28页
  一、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第25-26页
  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争斗和大汉族主义第26-27页
  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第27-28页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前提第28-31页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第28-29页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第29-30页
  三、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第30-31页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制度保证第31-34页
  一、毛泽东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第31-33页
  二、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3页
  三、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历史作用第33-34页
 第四节 促进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基础第34-42页
  一、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第35-37页
  二、帮助少数民族改革社会制度第37-38页
  三、帮助少数民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第38-42页
第四章 毛泽东民族和谐思想的价值第42-47页
 第一节 理论价值第42-45页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第42-44页
  二、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44-45页
 第二节 实践价值第45-47页
  一、缩小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第45页
  二、指导正确处理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第45-46页
  三、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
下一篇:乡村民间组织发展的运作要素及作用--以广西宜州市围村老年协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