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13-23页 |
一、从“有”辩护到“有效”辩护 | 第13-18页 |
(一)有效刑事辩护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有效刑事辩护与辩护权的关系 | 第15-17页 |
(三)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的构成 | 第17-18页 |
二、有效刑事辩护的法理基础 | 第18-21页 |
(一)人权保障理念 | 第18-19页 |
(二)正当程序理念 | 第19-20页 |
(三)实质正义理念 | 第20-21页 |
三、构建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的意义 | 第21-2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有效刑事辩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8页 |
一、法律规范上的问题 | 第23-28页 |
(一)缺乏明确的宪法依据 | 第23-24页 |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进步与不足之处 | 第24-28页 |
二、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有效刑事辩护的实现依然存在困难 | 第28-30页 |
(二)我国刑事辩护质量难以保证,辩护质量总体不高 | 第30-32页 |
三、我国有效刑事辩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8页 |
(一)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文化传统 | 第32-33页 |
(二)我国刑事辩护律师缺乏相应的执业保障 | 第33-35页 |
(三)我国刑事辩护律师的自身原因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我国有效辩护制度的构建 | 第38-54页 |
一、有效刑事辩护判断标准的构建 | 第38-43页 |
(一)从辩护方的角度构建有效刑事辩护的判断标准 | 第38-41页 |
(二)从公诉方的角度构建有效刑事辩护的判断标准 | 第41-42页 |
(三)从审判方的角度构建有效刑事辩护的判断标准 | 第42-43页 |
二、有效刑事辩护制度权利体系的构建 | 第43-47页 |
(一)有效刑事辩护制度实质性权利体系 | 第43-45页 |
(二)有效刑事辩护制度支撑性权利体系 | 第45-47页 |
三、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的配套机制的构建 | 第47-54页 |
(一)我国刑事辩护的准入机制的构建 | 第47-49页 |
(二)构建有效刑事辩护制度的救济机制 | 第49-50页 |
(三)完善刑事辩护律师执业保障机制 | 第50-52页 |
(四)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