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缩略词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葛根芩连汤饮片药材来源选择及质量控制 | 第19-33页 |
实验一、葛根芩连汤中各药味饮片含量测定 | 第19-26页 |
1、材料 | 第19-21页 |
2、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3、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4、讨论 | 第25-26页 |
实验二、葛根芩连汤中各药味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26-33页 |
1、材料 | 第26页 |
2、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3、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4、葛根芩连汤各药味饮片的确定 | 第31页 |
5、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基于均匀设计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配伍规律研究 | 第33-52页 |
1、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药材 | 第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饲料及饮用水 | 第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仪器及软件 | 第35页 |
2、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选表及统计计算 | 第35-36页 |
·药材煎煮 | 第36页 |
·溶液配制 | 第36页 |
·2型糖尿病模型、给药途径及样品采集 | 第36-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3、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造模后实验各组大鼠血糖水平 | 第40-41页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41-43页 |
·药材剂量与2型糖尿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葛根芩连汤药材与2型糖尿病指标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葛根芩连汤药材量与2型糖尿病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 第44-47页 |
4、讨论 | 第47-49页 |
5、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 | 第52-74页 |
1、材料 | 第53-54页 |
·实验药材 | 第53页 |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实验动物及环境设施 | 第54页 |
·实验仪器与数据分析软件 | 第54页 |
2、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溶液配制方法 | 第54页 |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及给药 | 第54-55页 |
·药理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55页 |
·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 第55页 |
·LC-MS-QTOF数据采集方法 | 第55-56页 |
·LC-MS-QTOF仪器稳定性 | 第5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6页 |
3、实验结果 | 第56-68页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体重及血糖的影响 | 第56-62页 |
·葛根芩连汤14对2型糖尿病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62-68页 |
4、讨论 | 第68-71页 |
·葛根等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血糖及血脂相关生化因子的影响 | 第69页 |
·葛根等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69-70页 |
·基于代谢组学葛根等连汤作用勒点分析 | 第70-71页 |
5、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 | 第74-94页 |
1、材料 | 第75-76页 |
·实验药材 | 第75页 |
·实验动物及实验细胞 | 第75-76页 |
·实验试剂 | 第76页 |
·仪器设备 | 第76页 |
2、试验方法 | 第76-81页 |
·葛根芩连汤14含药血清制备 | 第76-77页 |
·2型糖尿病造模、分组、给药及样品采集 | 第77页 |
·肝转录组芯片分析及验证 | 第77-79页 |
·体外人肝IR细胞基因表达验证 | 第79-8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80-81页 |
3、实验结果 | 第81-87页 |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的质量控制 | 第81页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体重的影响 | 第81页 |
·转录组芯片数据 | 第81-8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数据 | 第83-84页 |
·葛根芩连汤干预人肝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 第84-87页 |
4、讨论 | 第87-90页 |
5、小结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物质基础 | 第94-104页 |
1、材料 | 第95页 |
·葛根芩连汤中药材化学成分数据库 | 第95页 |
·受体选择 | 第95页 |
2、试验方法 | 第95-96页 |
·分子对接方法 | 第95-96页 |
·药材-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方法 | 第96页 |
·药材属性的主成分分析 | 第96页 |
3、实验结果 | 第96-101页 |
·PPARα及PPARγ的晶体结构 | 第96页 |
·药物中小分子与靶点的对接 | 第96-98页 |
·药物-成分-靶点网络 | 第98-100页 |
·药物化学成分空间结构主成分分析 | 第100-101页 |
4、讨论 | 第101-102页 |
5、小结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4-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文献综述 | 第109-133页 |
综述一 配伍机理研究进展 | 第109-115页 |
1、方剂定义、配伍主要规则、研究意义 | 第109-110页 |
2、方剂配伍机制研究思路 | 第110-113页 |
3、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 | 第113-115页 |
综述二 葛根芩连汤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 第115-121页 |
1、葛根芩连汤中药材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第115-119页 |
2、葛根芩连汤药材配伍究进展 | 第119-121页 |
综述三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第121-127页 |
1、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 | 第122-124页 |
2、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 | 第124-125页 |
3、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研究进展 | 第125-127页 |
4、展望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