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1 绪论第14-30页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4-20页
     ·研究背景第14-18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第24-27页
     ·数据来源第24-25页
     ·研究区域第25-27页
   ·可能的研究创新第27-30页
2 研究基础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0-52页
   ·概念界定第30-32页
     ·生态旅游第30-31页
     ·森林生态旅游第31-32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32-3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2-34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34-36页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36-37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7-42页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第38页
     ·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第38-40页
     ·生态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第40-41页
     ·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第41页
     ·研究评述第41-42页
   ·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第42-51页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第43-44页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追求与约束第44-47页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47-49页
     ·政府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责任和义务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 秦岭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模式分析第52-68页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第52-56页
     ·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第52-53页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第53-56页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第56-63页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56-60页
     ·生态旅游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第60-63页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及特点第63-65页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第63-64页
     ·生态旅游资源特点第64-65页
   ·秦岭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第65-67页
     ·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第65-66页
     ·社区参与模式第66-67页
     ·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的开发模式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第68-100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内涵第68-69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概念界定第68-69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内涵分析第69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基本构成第69-73页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第70页
     ·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第70-71页
     ·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第71页
     ·生态旅游不同效益的关联分析第71-73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第73-84页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第73-77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方法及指标说明第77-84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第84-91页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计量第84-88页
     ·生态旅游社会效益计量第88-90页
     ·生态旅游生态效益计量第90-91页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第91-94页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第94-99页
     ·研究方法第94-96页
     ·数据来源第96页
     ·游憩价值估算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5 秦岭生态旅游对社区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效益分析第100-128页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第101-113页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第101-105页
     ·基于SEM的农家乐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105-113页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第113-118页
     ·生计结果的指标体系构建第114-115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第115-117页
     ·生计结果分析第117-118页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第118-123页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第118-120页
     ·生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第120-123页
   ·基于贡献的生态旅游效益问题第123-125页
     ·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第123-125页
     ·生态旅游效益获取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第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8页
6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成本计量第128-142页
   ·生态旅游成本内涵第128页
     ·成本的定义第128页
     ·生态旅游成本概念界定第128页
   ·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主要构成第128-129页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第129-135页
     ·成本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第129-132页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第132-135页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第135-139页
     ·生态旅游经济成本计量第135-136页
     ·生态旅游社会成本计量第136-137页
     ·生态旅游生态成本计量第137-139页
   ·成本计量结果分析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7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成本分析第142-164页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构成因子分析第142-149页
     ·旅游交通第143-146页
     ·旅游住宿第146-147页
     ·旅游餐饮第147-148页
     ·旅游活动第148-149页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评估方法第149-152页
     ·“自下而上”法第150-151页
     ·“自上而下”法第151-152页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量初步估算第152-161页
     ·研究框架第153页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第153-154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54-156页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估算结果分析第156-16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61-162页
     ·主要结论第161页
     ·生态成本启示第161-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164页
8 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关联分析第164-176页
 8. 成本和效益比较分析第164-166页
     ·计量结果分析第164-166页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第166页
   ·生态旅游经营的外部性分析第166-167页
   ·收益与相关利益者关联分析第167-169页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第167-168页
     ·生态旅游受益者分析第168-169页
   ·成本与相关责任主体分析第169-171页
     ·成本承担者第169-170页
     ·成本与成本承担者分析第170-171页
   ·利益相关者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第171-172页
   ·基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生态旅游问题分析第172-174页
     ·利益分配不均第172-173页
     ·成本的承担不合理第173-174页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第174页
   ·本章小结第174-176页
9 生态旅游政策问题及政策优化第176-194页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第176-181页
     ·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第176-178页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第178-179页
     ·主要问题分析第179-181页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第181-186页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第181-183页
     ·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第183-184页
     ·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第184-186页
   ·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优化第186-191页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优化第186-187页
     ·提升生态旅游效益的政策优化第187-189页
     ·控制生态旅游成本的政策优化第189-191页
   ·本章小结第191-194页
10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194-200页
   ·研究结论第194-198页
   ·研究展望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9页
成果目录清单第209-211页
个人简介第211-212页
导师简介第212-213页
致谢第213-214页
附录第214-233页

论文共2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资源与市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运作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下一篇:WK集团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