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肠通便汤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2页 |
1 古代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 第12-18页 |
·病名探讨 | 第12页 |
·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古代中医的便秘辨证分型 | 第13-15页 |
·现代中医对便秘分型 | 第15-16页 |
·治法治则 | 第16页 |
·辨证论治 | 第16-18页 |
2 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第18-22页 |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西医病因 | 第19页 |
·西医治疗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3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标准 | 第22页 |
·西医病情分型标准 | 第22-23页 |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第23页 |
·中医证候分级标准 | 第23-24页 |
·病例选择 | 第24页 |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研究病例的中止 | 第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治疗方案 | 第24-25页 |
·观察项目与要求 | 第25页 |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25-2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6页 |
4 结果 | 第26-28页 |
·基本资料 | 第26-27页 |
·试验结果提示 | 第27-28页 |
·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 第27-28页 |
·两组治疗后主症及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28页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28页 |
5 结论 | 第28-30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0-35页 |
1 病例观察疗效讨论 | 第30-33页 |
·疗效讨论 | 第30-32页 |
·注意事项 | 第32-33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Acknowledgement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