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SWAT模型应用发展概述 | 第15-20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2章 铁岭控制单元基本概况 | 第22-29页 |
| ·铁岭自然环境概况 | 第22-24页 |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 ·气候特征 | 第23页 |
| ·水资源概况 | 第23-24页 |
| ·铁岭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 ·人.与经济总量 | 第24-25页 |
| ·工业 | 第25页 |
| ·农业 | 第25页 |
| ·铁岭污染物排放概况 | 第25-29页 |
| ·工业污染 | 第25-26页 |
| ·农业污染 | 第26-27页 |
| ·生活污染 | 第27页 |
| ·畜禽养殖 | 第27-28页 |
|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调查 | 第28-29页 |
| 第3章 铁岭控制单元水环境问题诊断 | 第29-41页 |
| ·水质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29-35页 |
| ·现状调查 | 第29-32页 |
| ·水质趋势 | 第32-35页 |
| ·污染源结构特征分析 | 第35-38页 |
| ·污染源与水质关系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控制单元水质模型构建 | 第41-51页 |
| ·空间基础数据库构建 | 第41-45页 |
| ·数字高程模型 | 第41-42页 |
| ·土地利用图 | 第42-43页 |
| ·土壤类型图 | 第43-45页 |
| ·属性数据库构建 | 第45-47页 |
| ·土地利用属性数据 | 第45页 |
| ·土壤属性数据 | 第45页 |
| ·气象数据库 | 第45-47页 |
| ·污染源及农业管理数据 | 第47页 |
| ·空间属性离散化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 第51-61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1-53页 |
| ·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泥沙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6章 控制单元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 第61-68页 |
| ·点源污染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 ·削减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 第62-67页 |
| ·工业污染削减方案 | 第63-64页 |
| ·城镇生活污染削减方案 | 第64-65页 |
| ·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削减方案 | 第65页 |
| ·污染源综合削减方案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