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敏感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表目录 | 第12-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7-29页 |
·国外气候变化下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国内气候变化下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问题与趋势 | 第29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数据 | 第31-37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1-33页 |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地形地貌 | 第31页 |
·土壤 | 第31-32页 |
·气候 | 第32页 |
·主要森林类型和植物种类 | 第32-33页 |
·数据 | 第33-35页 |
·数据整理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7-42页 |
·全林整体模型 | 第37页 |
·进界木数据补充 | 第37-38页 |
·模型的建立与拟合 | 第38页 |
·模型评价 | 第38-41页 |
·回归适应性检验 | 第38-39页 |
·拟合统计量 | 第39-40页 |
·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模型预测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吉林省近 50 年的气候变化 | 第42-51页 |
·温度变化趋势 | 第42-48页 |
·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 第42-44页 |
·月气温变化趋势 | 第44-46页 |
·生长季气温变化趋势 | 第46-48页 |
·降水变化趋势 | 第48-50页 |
·年降水变化趋势 | 第48-49页 |
·月降水变化趋势 | 第49页 |
·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不含气候因子的落叶松全林整体模型 | 第51-64页 |
·数据 | 第51-52页 |
·数据来源 | 第51页 |
·数据整理 | 第51-52页 |
·全林整体模型 | 第52-57页 |
·地位指数 | 第54-55页 |
·全林整体模型的拟合 | 第55-57页 |
·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第57页 |
·模型拟合结果 | 第57-62页 |
·地位指数 | 第57-59页 |
·模型参数 | 第59页 |
·模型评价与精度验证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气候敏感的全林整体模型 | 第64-76页 |
·气候数据来源 | 第64页 |
·气候因子的选择 | 第64-66页 |
·气候敏感的全林整体模型 | 第66-67页 |
·模型修改及参数估计 | 第66-67页 |
·模型精度验证 | 第67页 |
·模型拟合结果 | 第67-71页 |
·模型形式 | 第67-68页 |
·模型参数 | 第68-71页 |
·模型评价和精度验证 | 第71-75页 |
·模型评价 | 第71-73页 |
·模型验证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气候变化下的落叶松林分生长预测 | 第76-92页 |
·数据 | 第76-78页 |
·样地数据 | 第76页 |
·气候数据 | 第76-78页 |
·模型预测 | 第78-79页 |
·预测结果 | 第79-90页 |
·所有样地的平均预测结果 | 第79-85页 |
·各龄组样地的平均预测结果 | 第85-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八章 气候敏感的全林整体模型模块开发 | 第92-96页 |
·气候敏感的全林整体模型的实现 | 第92-93页 |
·程序修改 | 第93-96页 |
·加入气候因子 | 第93-95页 |
·刀切法(Jackknife)检验实现 | 第95-96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6-100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讨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1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