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 ·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述 | 第23-31页 |
| ·湿地的定义 | 第23-24页 |
| ·湿地的分类 | 第24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24-25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24页 |
| ·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24-25页 |
| ·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25页 |
| ·辨析比较 | 第25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 第25-26页 |
| ·按照城市湿地的成因划分 | 第25页 |
| ·按照城市与湿地的区位关系划分 | 第25-26页 |
| ·按照城市湿地资源状况划分 | 第26页 |
| ·经典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第26-28页 |
| ·镜湖国家湿地公园 | 第28-29页 |
| ·成都活水公园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人文景观的概述 | 第31-42页 |
| ·人文景观的定义 | 第31页 |
| ·人文景观的分类 | 第31-32页 |
| ·文物古迹 | 第31-32页 |
| ·革命活动地 | 第32页 |
| ·现代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 第32页 |
| ·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 | 第32页 |
| ·人文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32-39页 |
| ·人文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 | 第32-35页 |
| ·人文景观的非物质构成要素 | 第35-39页 |
| ·人文景观的属性 | 第39-40页 |
| ·人文景观的社会属性 | 第39-40页 |
| ·人文景观的本质属性 | 第40页 |
| ·人文景观设计的评价标准 | 第40-41页 |
| ·功能性 | 第40页 |
| ·艺术性 | 第40-41页 |
| ·生态性 | 第41页 |
| ·文化性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的应用 | 第42-57页 |
|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应用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 ·打造生态文明 创造生态效益 | 第42页 |
| ·创建公园特色 增强可识别性 | 第42-43页 |
| ·保护人文资源 传承历史文化 | 第43页 |
| ·缓解湿地压力 拯救湿地 | 第43页 |
| ·建设文化城市的需要 | 第43-44页 |
|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应用的可行性 | 第44-46页 |
| ·人文资源丰富 | 第44页 |
| ·法律法规的支撑 | 第44-45页 |
| ·成功的案例经验 | 第45页 |
| ·游客的需求 | 第45-46页 |
|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应用的原则 | 第46-48页 |
| ·尊重当地自然生态特征 | 第46页 |
| ·充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 | 第46-47页 |
| ·对人文资源加以继承与发展 | 第47页 |
| ·因地制宜 彰显特色 | 第47页 |
| ·适宜适量的精心营造 | 第47页 |
| ·遵循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应用的手法 | 第48-53页 |
| ·人文景观应用的手法 | 第48-50页 |
| ·人文景观应用手法的具体表现 | 第50-53页 |
| ·城市湿地公园中人文景观应用的指导性建议 | 第53-56页 |
| ·充分挖掘人文景观 | 第53-54页 |
| ·保护与创造人文景观 | 第54-55页 |
| ·人文景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 第55页 |
| ·开发体验式人文景观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北京南海子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 第57-76页 |
| ·调查概况 | 第57-61页 |
| ·区位分析 | 第57页 |
| ·历史沿革 | 第57-58页 |
| ·人文资源挖掘 | 第58-60页 |
| ·公园定位 | 第60-61页 |
| ·总体布局 | 第61-62页 |
| ·专项规划 | 第62-67页 |
| ·地形 | 第62-63页 |
| ·水系 | 第63-64页 |
| ·建筑 | 第64-65页 |
| ·植物 | 第65-67页 |
| ·南海子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区调研分析 | 第67-76页 |
| ·南海子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区人文景观应用调研分析 | 第67-72页 |
| ·南海子湿地公园(一期)人文景观应用问卷调查表分析 | 第72-75页 |
| ·南海子湿地公园(一期)人文景观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附录 | 第80-82页 |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