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概述 | 第10-12页 |
| ·电火花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放电通道理论研究 | 第12页 |
| ·热能分配 | 第12-13页 |
| ·电火花加工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镍基高温合金 Inconel718 简介 | 第14-15页 |
| ·电火花技术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电火花机理研究发展趋势 | 第15页 |
| ·电火花加工工艺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16-17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电火花加工机理及有限元分析 | 第18-32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18-21页 |
| ·概述 | 第18-19页 |
| ·有限元法步骤 | 第19-20页 |
| ·有限元软件 ANSYS 及热分析 | 第20-21页 |
|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机理 | 第21-26页 |
| ·放电通道的形成机理 | 第22-23页 |
| ·放电通道分析 | 第23页 |
| ·热源形式 | 第23-24页 |
| ·电蚀坑生成机理 | 第24-25页 |
| ·材料抛出过程的分析 | 第25-26页 |
| ·影响电火花加工的主要因素 | 第26-29页 |
| ·极性效应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被加工材料的热学属性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 第27页 |
| ·工作介质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放电参数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其他因素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 | 第29页 |
| ·电火花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 | 第29-31页 |
| ·表面粗糙度 | 第30页 |
| ·表面变质层 | 第30-31页 |
| ·表面机械性能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Inconel718 电火花加工数学模型 | 第32-43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热源模型 | 第32-36页 |
| ·热力学基础 | 第32-33页 |
| ·热源强度 | 第33-35页 |
| ·能量分配 | 第35页 |
| ·热源半径 | 第35-36页 |
| ·热传导过程 | 第36-37页 |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 ·初始条件 | 第37页 |
| ·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 ·热应力产生 | 第39-42页 |
| ·屈服准则 | 第40页 |
| ·热应力与应变 | 第40-42页 |
| ·相变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电火花加工镍基高温合金 Inconel718 温度场模拟仿真 | 第43-78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有限元假设条件 | 第43页 |
| ·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与划分网格 | 第43-45页 |
| ·设置材料属性 | 第45-46页 |
| ·热载荷施加 | 第46-48页 |
| ·载荷施加 | 第46-47页 |
| ·分析步设置 | 第47-48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8-60页 |
| ·温度场分布 | 第48-51页 |
| ·温度场在放电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 第51-54页 |
| ·熔池与热影响区域 | 第54-58页 |
| ·电火花加工表面形貌 | 第58-60页 |
| ·电火花去除效率 | 第60-62页 |
| ·条件假设 | 第61页 |
| ·电蚀坑与熔池的体积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 ·材料表面粗糙度预测 | 第62-63页 |
| ·热影响层预测 | 第63-64页 |
| ·其他加工参数下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五章 电火花加工镍基高温合金 Inconel718 应力场模拟仿真 | 第78-88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78-79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9-87页 |
| ·热应力 | 第79-83页 |
| ·热应变 | 第83-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 ·总结 | 第88页 |
| ·展望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