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导论 | 第1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2. 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实践与问题 | 第15-23页 |
·当前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现状 | 第15-18页 |
·中国反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司法机关对歧视案件“能动”与“克制”并存 | 第17页 |
·司法救济的立案受理环节存在严重缺陷 | 第17-18页 |
·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立案受理中的问题 | 第18-23页 |
·受理范围狭窄的问题 | 第18-19页 |
·劳动仲裁前置增加了司法受理的障碍 | 第19-21页 |
·案由不统一所带来的立案受理困境 | 第21-23页 |
3. 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立案受理程序缺陷的原因探析 | 第23-29页 |
·受案范围狭窄的原因 | 第23-25页 |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障碍的原因探析 | 第25-27页 |
·必要前置导致立案受理难 | 第25-26页 |
·非终局性导致劳动仲裁程序“诉讼化”严重 | 第26-27页 |
·案由不统一的形成原因 | 第27-29页 |
·法律部门缺乏对反就业歧视纠纷案件特殊性的认识 | 第27-28页 |
·当事人寻找新的诉因促成双轨制的形成 | 第28-29页 |
4. 域外反就业歧视救济机制研究总结 | 第29-35页 |
·专门机构的设置与参与机制 | 第29-31页 |
·争议仲裁制度的配置 | 第31-32页 |
·对域外反就业歧视经验的总结 | 第32-35页 |
5.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诉讼立案受理制度的建议 | 第35-41页 |
·扩充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受案范围 | 第35-36页 |
·重置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 第36-38页 |
·完善反就业歧视案由规定 | 第38-39页 |
·建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