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延时坐标变换的单相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分类 | 第9-10页 |
| ·逆变器并网的指标要求 | 第10-12页 |
| ·传统的电流型控制方式简介 | 第12-15页 |
| ·重复控制 | 第12-13页 |
| ·滞环控制 | 第13-14页 |
| ·PI 控制 | 第14-15页 |
| ·无差拍控制 | 第15页 |
| ·智能控制 | 第15页 |
| ·单相锁相环的研究 | 第15-18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2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无延时旋转坐标变换并网控制技术 | 第20-36页 |
| ·单极性倍频调制 | 第20-22页 |
| ·基于无延时旋转坐标变换的并网控制方法 | 第22-34页 |
| ·无延时旋转坐标变换控制的产生 | 第22-24页 |
| ·无延时旋转坐标变换控制的原理 | 第24-27页 |
| ·无延时旋转坐标变换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27-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单相增强型锁相环技术 | 第36-46页 |
| ·软件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 ·单相增强型锁相环 | 第38-40页 |
| ·单相增强锁相环Ⅰ(EPLL) | 第38-39页 |
| ·单相增强锁相环Ⅱ (EPLL) | 第39-40页 |
| ·参数k_1、k_2、k_3 对锁相环的影响 | 第40-41页 |
| ·EPLL 仿真研究 | 第41-44页 |
| ·电网频率波动时EPLL 的仿真分析 | 第41页 |
| ·电网含有谐波成份时EPLL 的仿真分析 | 第41-44页 |
| ·EPLL 的深入应用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第46-54页 |
| ·系统实验硬件设计 | 第46-50页 |
| ·单相逆变器并网原理 | 第46-47页 |
| ·采样调理电路 | 第47页 |
|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 ·隔离、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49-50页 |
| ·系统实验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 ·数字控制芯片TMS320F2812 概述 | 第50-51页 |
| ·模拟控制器的离散化 | 第51-53页 |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 第5章 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54-60页 |
| ·系统实验概述 | 第54-55页 |
| ·系统独立运行实验 | 第55-56页 |
| ·开关管驱动波形 | 第55-56页 |
| ·逆变器闭环实验 | 第56页 |
| ·系统并网实验 | 第56-59页 |
| ·锁相环实验 | 第56-57页 |
| ·并网实验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