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价值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文献述评第13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16-20页
 一、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一)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第16页
  (二) 均等化、财政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16-17页
 二、公共服务的类型及结构第17页
  (一) 公共服务的类型第17页
  (二) 公共服务的结构第17页
 三、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第17-20页
  (一) 公共产品理论第17-18页
  (二)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18页
  (三) 公平财政理论第18-20页
第二章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其评价第20-39页
 一、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分析第20页
 二、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第20-23页
  (一) 基础教育现状分析第20页
  (二) 医疗卫生现状分析第20-21页
  (三) 社会保障现状分析第21-22页
  (四)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第22-23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异分析第23-30页
  (一) 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第23-24页
  (二) 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第24-30页
 四、内蒙古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一)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第30-32页
  (二) 财政收支非均衡第32-33页
  (三)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存在差异第33-34页
 五、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第34-39页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4-37页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7页
  (三)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7-39页
第三章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证分析第39-44页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第39-40页
 二、模型的建立第40页
 三、统计描述第40页
 四、回归分析与检验第40-41页
 五、对结果的讨论第41-44页
第四章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第44-49页
 一、供给模式设计不合理第44页
 二、财政制度安排不科学第44-47页
  (一)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第44-45页
  (二) 转移支付效果不明显第45页
  (三)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第45-46页
  (四)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第46-47页
 三、城乡二元机制的固化第47-49页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第49-54页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第49-50页
  (一) 科学划分财权和事权第49-50页
  (二)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50页
  (三)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50页
 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第50-52页
  (一)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机制第50-51页
  (二)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第51页
  (三) 建立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第51-52页
 三、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第52-54页
  (一) 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第52页
  (二)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监督机制第52-53页
  (三)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第53-54页
结语与反思第54-55页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第54页
 (二) 未来研究的反思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一) 著作类第55-56页
 (二) 期刊类第56-57页
 (三) 外文类第57-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南州回藏贸易中民族关系研究--以夏河县为例
下一篇:甘肃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