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甘南州回藏贸易中民族关系研究--以夏河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理论意义第8页
  (二) 实践意义第8-9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回藏贸易”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1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第二章 甘南州夏河县基本概况第14-20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第14-15页
 二、民族、人口及其宗教信仰第15-18页
  (一) 民族源流第16-17页
  (二) 宗教信仰第17-18页
 三、夏河县民族关系史第18-20页
第三章 夏河县回藏贸易及其历史意义第20-38页
 一、夏河县回藏贸易历史沿革及贸易内容第20-24页
  (一) 历史上夏河县的商业活动第20-22页
  (二) 夏河县回藏贸易的兴起第22-23页
  (三) 夏河县回藏贸易中的商人第23-24页
 二、夏河县拉卜楞“丛拉”的产生与回藏贸易第24-27页
  (一) 拉卜楞“丛拉”的产生第24-25页
  (二) 拉卜楞“丛拉”与回藏贸易第25-27页
 三、夏河县回藏贸易的繁荣与拉卜楞寺院城镇的兴起第27-29页
 四、夏河县回藏民族商业贸易的方式及内容第29-31页
  (一) 回藏贸易交易方式第29-30页
  (二) 夏河县回藏贸易交易内容第30-31页
 五、改革开放以来夏河县回藏贸易的发展变化第31-35页
 六、回藏贸易的历史作用第35-38页
  (一) 加强了藏区与内地的联系第35页
  (二) 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与交融第35-36页
  (三)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第36-37页
  (四) 改变了藏区农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及经济观念第37-38页
第四章 夏河县回藏贸易中民族关系发展第38-45页
 一、夏河县回藏贸易中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动因第38-40页
  (一) 经济文化和生产方式的互补第38页
  (二) 社会生活的互需第38-39页
  (三) 藏族与回族价值观的统一第39-40页
 二、夏河县民族关系发展中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第40-45页
  (一) 语言第40-41页
  (二) 风俗习惯第41-42页
  (三) 族际通婚第42-44页
  (四) 居住格局第44-45页
第五章 关于建设甘南州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第45-52页
 一、现阶段甘南州民族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第45-47页
  (一) 和睦相处第45-46页
  (二) 和衷共济第46页
  (三) 和谐发展第46-47页
 二、关于构建甘南州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第47-49页
  (一) 经济因素第47-48页
  (二) 政治因素第48页
  (三) 宗教因素第48-49页
  (四) 自身文化教育因素第49页
 三、进一步加强甘南州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议第49-52页
  (一) 依托甘南州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民族特长发展民族经济,合作共赢中协调各民族利益第49-50页
  (二) 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两个共同”民族工作方法协调民族关系第50页
  (三) 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民族教育及全州文化事业的发展第50页
  (四) 正确引导宗教因素,积极为构建甘南州和谐民族关系服务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佉卢文文书所见鄯善国的奴隶与农奴
下一篇: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