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千里光的生物学特征及化学成分概述 | 第9-12页 |
·千里光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别 | 第9页 |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 | 第9-10页 |
·千里光的药理药效 | 第10-11页 |
·千里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第11-12页 |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中药超微粉碎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中药超微粉碎的优势 | 第13-14页 |
·中药超微粉碎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 第14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中草药可能作用机理 | 第15页 |
·中草药在提高猪生产性能上的研究与应用 | 第15-16页 |
·中草药防治仔猪腹泻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仔猪混合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 | 第16-17页 |
·中草药防治腹泻机理 | 第17页 |
·中草药防治仔猪腹泻临床应用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2 千里光超微粉粉体性质研究 | 第19-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千里光的采集 | 第19页 |
·千里光超微粉制备 | 第19页 |
·器械与仪器 | 第19页 |
·千里光超微粉体及普通粉体粒度测定 | 第19页 |
·千里光超微粉与普通粉粉体流动性测定 | 第19-20页 |
·千里光超微粉与普通粉堆密度测定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结果 | 第20-21页 |
·千里光超微粉粉体及普通粉粒度的测定结果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24页 |
·千里光超微粉及普通粉粉体堆密度及流动性的测定 | 第21-24页 |
3 千里光成分化学预试及溶出情况研究 | 第24-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千里光超微粉及普通粉植物化学预试 | 第24页 |
·千里光超微粉及普通粉溶出情况研究 | 第24-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分项试管预试结果 | 第26-27页 |
·圆形滤纸层析结果 | 第27页 |
·千里光超微粉及普通粉总浸出物的浸出情况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4 猪场断奶仔猪腹泻致病菌调查 | 第29-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动物 | 第2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细菌分离 | 第29页 |
·生化试验 | 第29页 |
·动物致病性试验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1页 |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30页 |
·培养及形态染色特征 | 第30页 |
·各类菌株的生化特征 | 第30-31页 |
·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5 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 | 第32-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试剂盒 | 第32页 |
·试验仪器及器械 | 第32页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第32-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测定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结果 | 第34-37页 |
·各处理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各处理对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第35页 |
·各处理组对仔猪腹泻频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各处理组对仔猪腹泻指数的影响 | 第36页 |
·各处理组对仔猪血清 IgG、IgA 和 IgM 水平的影响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腹泻防控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 IgG、IgA、IgM 的影响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