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5-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 ·文化创意产业 | 第15-17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第17-18页 |
| ·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8-20页 |
| ·价值链理论 | 第20页 |
|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 第20-21页 |
| ·理论借鉴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4-29页 |
| ·国内创意产业园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 ·发展历程 | 第24页 |
| ·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 ·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概况 | 第25-29页 |
| ·1865创意产业园演变史 | 第25-26页 |
| ·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1865创意产业园竞争力分析 | 第29-49页 |
|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SWOT分析 | 第29-39页 |
| ·南京创意产业园外部机遇分析 | 第29-33页 |
| ·外部威胁分析 | 第33-34页 |
| ·内部优势分析 | 第34-36页 |
| ·内部劣势分析 | 第36-39页 |
| ·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 ·运营商层面 | 第39-40页 |
| ·政府层面 | 第40页 |
| ·重点企业层面 | 第40-41页 |
|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定位 | 第41-46页 |
| ·增长型战略 | 第42-43页 |
| ·扭转型战略 | 第43-44页 |
| ·多种经营战略 | 第44-45页 |
| ·防御型战略 | 第45-46页 |
| ·案例对比分析 | 第46-49页 |
|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 第46-47页 |
| ·上海8号桥创意园区 | 第47-48页 |
| ·对比与借鉴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49-54页 |
| ·运营商层面 | 第49-50页 |
| ·租金差异化 | 第49页 |
| ·管理民主化 | 第49页 |
| ·重构服务体系 | 第49-50页 |
| ·盈利方式多样化 | 第50页 |
| ·政府层面 | 第50-52页 |
| ·加强工业建筑保护 | 第50-51页 |
| ·引导孵化功能的发挥 | 第51页 |
| ·创新空间形态 | 第51-52页 |
| ·重点企业层面 | 第52-54页 |
| ·引导集群的自组织建设 | 第52-53页 |
|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 第53页 |
| ·加强集群自身创新平台建设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