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基于提升政府公信力视角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外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外的政府公信力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创新点第14-16页
2 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第16-24页
   ·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第16-21页
     ·网络舆情的概念第16-17页
     ·网络舆情的特点第17-18页
     ·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第18-21页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解析第21-24页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21-22页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第22-24页
3 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互动关系第24-28页
   ·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的促进作用第24-26页
     ·网络舆情的发展催生新的民主政治形式第24页
     ·网络舆情可以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第24-25页
     ·网络舆情可以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第25-26页
   ·网络舆情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挑战第26-28页
     ·网络舆情易使群众对政府产生负面情绪第26页
     ·网络暴力扰乱政府公共秩序第26-27页
     ·网络舆情威胁政府信息的选择性公开第27-28页
4 政府公信力视角的网络舆情现状分析第28-35页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初见成效第28-30页
     ·各级政府网络舆情公关意识提高第28-29页
     ·网络舆情的因应速率加快第29页
     ·政务微博提升公信力第29-30页
   ·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第30-31页
     ·网络舆情事件处置方式单一第31-32页
     ·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第33-35页
     ·现实舆情缺乏表达渠道导致网络舆情爆炸式发展第33页
     ·没有设立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33-34页
     ·政府低估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第34-35页
5 国外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经验借鉴第35-39页
   ·国外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措施第35-37页
     ·韩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第35页
     ·美国:倡导自律与技术引导第35-36页
     ·新加坡:分类许可证制度管理第36-37页
   ·国外优秀经验对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第37-39页
     ·网络舆情管理必须符合我国国情第37页
     ·完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法律体系第37-39页
6 基于提升政府公信力视角的网络舆情治理建议第39-46页
   ·优化我国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第39-40页
     ·与网络媒体良性互动,赢得公众信任第39页
     ·引导热门话题走向,维护理性网络环境第39-40页
     ·建立及时有效的网络舆情对冲机制第40页
   ·加强我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队伍的建设第40-42页
     ·成立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团队第40-41页
     ·建立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网络舆情管理者的职责第41-42页
   ·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处置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第42-46页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使虚假消息没有滋生之地第42-43页
     ·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第43页
     ·政府要依法行政,勇于承担责任第43-44页
     ·合理利用法律武器打击不正当的网络舆情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50页
附件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毕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锦州市新毕业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