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大事件后续利用模式及规划调控研究--以2014青岛世园会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可持续发展观的衍伸第11页
     ·后事件时代的来临第11页
     ·世园会的蓬勃发展第11-12页
     ·青岛世园会的成功申办第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大事件后续利用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世园会后续利用研究综述第15-17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页
   ·研究的创新性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框架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5页
   ·“大事件”概念辨析第20-21页
     ·“大事件”的定义第20页
     ·“大事件”的意义第20页
     ·“大事件”的特点第20-21页
     ·本文研究“大事件”的范围第21页
   ·“世园会”与“大事件”的联系机制第21页
   ·“世园会”概念辨析第21-23页
     ·“世园会”的定义第21页
     ·“世园会”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世园会”的级别第22-23页
   ·“后续利用”概念辨析第23页
     ·“后续利用”的定义第23页
     ·“后续利用”的特点第23页
   ·“规划调控”概念辨析第23-25页
     ·“规划调控”的定义第23-24页
     ·“规划调控”的内容第24-25页
第3章 大事件后续利用经验及模式第25-39页
   ·“模式”研究第25-26页
     ·“模式”概念辨析第25页
     ·规划“模式”研究内容第25-26页
     ·本文研究“模式”的范围第26页
   ·大事件后续利用案例介绍第26-34页
     ·奥运会后续利用案例第26-28页
     ·亚运会后续利用案例第28页
     ·全运会后续利用案例第28-29页
     ·世博会后续利用案例第29-31页
     ·世园会后续利用案例第31-34页
   ·大事件后续利用经验总结第34-36页
     ·成功的经验总结第34-35页
     ·失败的教训总结第35-36页
   ·大事件后续利用模式第36-39页
     ·模式一:完全保留,延续事件主题公园第36-37页
     ·模式二:部分保留,构筑都市生态社区第37页
     ·模式三:功能转换,形成商务办公街区第37-38页
     ·模式四:科技注入,打造科技产业园区第38-39页
第4章 2014青岛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选择第39-50页
   ·城市尺度:空间区位处于核心第39-42页
     ·拓展城市辐射能力的发力点第40-41页
     ·缩小交通时空尺度的有效节点第41-42页
     ·中心疏解的第一圈层第42页
   ·片区尺度:周边环境条件优渥第42-44页
     ·南部以绿色工业为先导第43页
     ·西部以综合新城为依托第43页
     ·东部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第43-44页
   ·世园尺度:场地可用资源丰富第44-48页
     ·土地使用以“绿”为主第44-46页
     ·场馆资源分类设置第46-47页
     ·道路资源成环成网第47-48页
     ·景观资源种类繁多第48页
     ·文化资源创新多元第48页
   ·后续利用模式——复合型第48-50页
第5章 基于模式选择的2014青岛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调控第50-68页
   ·面向市民使用的绿色建筑策略第50-53页
     ·生态控制指标落实第50-51页
     ·节能技术应用建议第51-52页
     ·建筑后续利用措施第52-53页
   ·基于资源保护的土地使用安排第53-54页
     ·保护资源以人为本协同第53页
     ·空间布局南北因地制宜第53-54页
     ·土地利用规划强调弹性第54页
   ·形成功能转换的道路交通体系第54-58页
     ·服务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第55页
     ·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地位第55-56页
     ·构筑通勤休闲慢行交通第56-57页
     ·消防通道覆盖主次干道第57-58页
   ·满足城市需求的公共设施配置第58-60页
     ·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区域互补第58页
     ·交通设施满足人流车流需求第58-59页
     ·旅游服务设施便捷多样第59-60页
   ·构建绿色环保的生态市政体系第60-61页
     ·再生水利用系统第60页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第60-61页
     ·垃圾回收系统第61页
     ·生态清洁能源照明系统第61页
   ·延续世园特色的城市风貌控制第61-63页
     ·世园特色与城市特色并重第61-62页
     ·景观风貌注重生态理念第62-63页
   ·区域协调发展的经营项目选择第63-68页
     ·以四个维度为导向第63-64页
     ·以现状条件为基础第64页
     ·项目定位与布局第64-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后记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施工及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