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苗期抗旱品种筛选及抗旱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2页
   ·作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第13-22页
     ·作物的抗旱性第13页
     ·作物的形态结构和抗旱性第13-14页
     ·作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和抗旱性第14-20页
     ·作物的分子机制和抗旱性第20-22页
   ·抗旱性的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研究第22-28页
     ·转录组差异表达的分析方法第23-24页
     ·抗旱性的转录组表达研究进展第24-25页
     ·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分析方法第25-26页
     ·抗早性的蛋白质组表达研究进展第26-28页
   ·玉米抗早性综合评价和抗旱性指标的数量分析第28-2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2页
2 试验设计和技术路线第32-40页
   ·抗旱鉴定和品种筛选第32-33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抗旱性评价指标第33页
   ·抗旱生理机理研究第33-34页
     ·试验材料第33页
     ·基质盆栽试验第33-34页
     ·水培试验第34页
   ·干旱胁迫下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差异研究第34-36页
     ·取样时间点的筛选预备试验第34-35页
     ·转录组和蛋白组差异分析试验第35-36页
   ·测定项目第36页
     ·抗旱鉴定和品种筛选试验第36页
     ·抗旱生理机理研究第36页
     ·转录组和蛋白组取样时间点的筛选预备试验第36页
   ·测定方法第36-37页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37-38页
   ·技术路线第38-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86页
   ·抗旱鉴定和品种筛选第40-46页
     ·第1次盆栽筛选第40-41页
     ·第2次盆栽筛选第41-43页
     ·第3次水培筛选第43-44页
     ·抗旱指标的筛选和评价第44-46页
   ·抗旱生理机制研究第46-60页
     ·干旱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第46-51页
     ·干旱对玉米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51-60页
   ·抗旱分子机制研究第60-86页
     ·干旱胁迫下敏感品种的生理特性第60-61页
     ·测序数据的特性分析第61-64页
     ·差异基因的鉴定第64-65页
     ·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两个自交系干旱胁迫后的差异基因分析第65-66页
     ·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2个自交系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析第66-69页
     ·不同胁迫强度下,2个自交系差异基因的Pathway功能分析第69-71页
     ·干旱胁迫后抗旱与生育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第71-73页
     ·抗旱与生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析第73-75页
     ·抗旱与生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的Pathway功能分析第75-76页
     ·实时定量PCR验证第76-77页
     ·蛋白鉴定信息分析第77-78页
     ·蛋白鉴定GO分析第78-79页
     ·蛋白鉴定COG注释分析第79-80页
     ·差异蛋白鉴定第80-81页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第81-83页
     ·差异蛋白Pathway富集分析第83-84页
     ·转录组与蛋白组关联分析第84-86页
4 讨论第86-94页
   ·抗旱玉米品种筛选第86页
   ·抗早指标筛选第86-87页
   ·抗旱玉米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第87-88页
   ·抗旱玉米品种的生理生化特征第88-90页
   ·抗旱品种适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第90-92页
   ·抗旱品种适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关联分析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波兰小麦和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DPW探讨新疆稻麦的起源
下一篇: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口服核酸疫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