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关于内部评级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关于内部评级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法 | 第16-26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创新 | 第16-17页 |
·内部评级法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 | 第17页 |
·内部评级体系与内部评级法 | 第17-18页 |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要素 | 第18-19页 |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 | 第20页 |
·内部评级法的最低要求 | 第20-23页 |
·内部评级法中风险要素的度量 | 第23-25页 |
·内部评级法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 SWOT 分析 | 第26-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优势分析 | 第26-2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劣势分析 | 第27-29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机会分析 | 第29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威胁分析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案例分析 | 第32-40页 |
·花旗银行 | 第32-34页 |
·花旗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2-34页 |
·花旗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优点 | 第34页 |
·汇丰银行 | 第34-37页 |
·汇丰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4-37页 |
·汇丰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优点 | 第37页 |
·日本富士银行 | 第37-39页 |
·日本富士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日本富士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优点 | 第38-39页 |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经验启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的主要困难 | 第40-46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实施情况 | 第40-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实施的整体情况 | 第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情况 | 第40-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的困难 | 第44-46页 |
·僵化的内部体制 | 第44页 |
·专业能力欠缺的人力资源 | 第44页 |
·不良的信用环境 | 第44页 |
·有待完善的监管技术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策略思考 | 第46-52页 |
·充分认识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战略意义 | 第46页 |
·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 | 第46-47页 |
·积极推进基础数据建设 | 第47-49页 |
·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 第49-50页 |
·研究和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评级模型 | 第50页 |
·培养和组建一支优秀的专业化团队 | 第50-51页 |
·发挥监管当局的政策导向作用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