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传统建筑砖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中国传统建筑砖、砖作概述 | 第9-11页 |
·砖与砖作 | 第9页 |
·砖作的历史源流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建筑史著中关于砖作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扬州建筑砖作的著作、期刊、论文 | 第12-13页 |
·研究范围与对象的界定 | 第13-15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3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14页 |
·调研范围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步骤 | 第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资料来源 | 第17页 |
注释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扬州传统建筑形成背景和砖工艺特点 | 第19-36页 |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扬州传统建筑 | 第19-23页 |
·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手工技术的影响 | 第20页 |
·文人生活的影响 | 第20-21页 |
·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 第21-22页 |
·城市的变迁与传统建筑遗迹 | 第22-23页 |
·扬州传统建筑中的砖与砖作工艺 | 第23-35页 |
·砖的来源 | 第23-25页 |
·砖的品种规格 | 第25-32页 |
·砖的工艺与工序 | 第32-33页 |
·砖作的基本施工工具 | 第33页 |
·砍磨砖工艺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扬州传统建筑砖作类型 | 第36-65页 |
·砖铺地与砖台基 | 第36-46页 |
·砖铺地 | 第36-41页 |
·砖墁地的分类与形式 | 第36-38页 |
·铺地的构造与做法 | 第38-41页 |
·砖台基 | 第41-46页 |
·台基的种类 | 第41-42页 |
·台基的构造 | 第42-46页 |
·墙上的砖作—砖墙、砖门楼、影壁、垛头、砖花窗 | 第46-61页 |
·砖墙 | 第46-52页 |
·墙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46-48页 |
·清水砖墙的砌筑方法 | 第48-52页 |
·砖门楼 | 第52-55页 |
·砖门楼的类型 | 第52-54页 |
·砖门楼的位置 | 第54页 |
·砖门楼的装饰性 | 第54-55页 |
·影壁 | 第55-57页 |
·影壁位置与功能 | 第55-56页 |
·影壁的形式 | 第56-57页 |
·砖垛头 | 第57-58页 |
·砖花窗 | 第58-61页 |
·砖花窗的类型 | 第58-59页 |
·砖花窗的构造特点 | 第59-61页 |
·屋面上的砖作 | 第61-63页 |
·施工工具及作业条件 | 第61页 |
·操作工艺 | 第61-62页 |
·望砖屋面的构造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