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引发聚合制备色氨酸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0-17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主要因素 | 第12-14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现存问题 | 第14-15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表面聚合技术 | 第17-20页 |
·表面接枝聚合方法 | 第17-19页 |
·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 第19-20页 |
·原位聚合技术 | 第20页 |
·微波辐射技术 | 第20-23页 |
·微波辐射技术原理及特点 | 第20-21页 |
·微波辐射技术的特性和优势 | 第21-22页 |
·微波辐射技术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表面原位引发接枝聚合修饰多孔聚合物微球 | 第25-38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原料的精制 | 第25-26页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多孔微球的表面接枝 | 第27-28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单体、溶剂及引发剂的种类对表面接枝的影响 | 第28-30页 |
·AM 浓度对表面接枝的影响 | 第30-31页 |
·静置时间对表面接枝的影响 | 第31-32页 |
·聚合时间对表面接枝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吸附方式及引发剂浓度对表面接枝的影响 | 第33-3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聚合物微球形貌观察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原位引发聚合制备色氨酸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 | 第38-62页 |
·前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5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8-40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SMIPs)的制备方法 | 第40-41页 |
·紫外光谱研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 | 第41页 |
·荧光光谱法确定洗脱工艺 | 第41-4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2页 |
·吸附与识别性能测定 | 第42-44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0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过程 | 第45-46页 |
·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8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 第48-57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第57-59页 |
·表面印迹聚合物吸附的吸附等温线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微波辐射下的表面接枝聚合 | 第62-71页 |
·前言 | 第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62-63页 |
·利用微波辐射快速制备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 | 第63-64页 |
·分析测试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反应装置的选择 | 第64-65页 |
·多孔微球的表面接枝及其影响因素 | 第65-68页 |
·微波快速合成表面印迹聚合物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