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内容 | 第12-14页 |
2.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4-18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4-15页 |
·教育政策 | 第15-16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背景 | 第16-18页 |
3.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 第18-28页 |
·高等职业教育在战后德国的发展和现状 | 第18-22页 |
·高等职业教育在战后德国的发展 | 第18-20页 |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 第20-22页 |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 | 第22-28页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 第22-24页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 第24-28页 |
4.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比较 | 第28-41页 |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 第28-31页 |
·德国教育政策制定的概况 | 第28页 |
·德国教育政策的立法体制 | 第28-29页 |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 第29-31页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 第31-35页 |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 | 第31-32页 |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 | 第32-33页 |
·我国相关职业教育政策 | 第33-35页 |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比较 | 第35-37页 |
·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背景比较 | 第35-36页 |
·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的比较 | 第36-37页 |
·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比较 | 第37页 |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和政策体系比较 | 第37-41页 |
·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主体的差别 | 第37-38页 |
·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内容的区别 | 第38-39页 |
·两国在高职学校的社会地位确立上的差别 | 第39-41页 |
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思考 | 第41-45页 |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启示 | 第41-42页 |
·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几点思考 | 第42-45页 |
·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 第42页 |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 | 第42-43页 |
·与时俱进、保证高职政策的时效性 | 第43页 |
·组建各种专门委员会,提高职业教育政策参与的民主性 | 第43-44页 |
·加强监督机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