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与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 | 第18-21页 |
·土地利用模型研究 | 第21-25页 |
·多智能体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综合评述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本文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基础 | 第31-45页 |
·土地利用行为的相关概念 | 第31-34页 |
·行为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行为 | 第32页 |
·土地利用行为的主体 | 第32-33页 |
·土地利用行为的复杂性 | 第33-34页 |
·博弈论 | 第34-39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博弈的分类 | 第35-36页 |
·博弈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博弈的解 | 第38-39页 |
·多智能体技术的基础理论 | 第39-44页 |
·智能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第39-40页 |
·基于BDI的智能体模型 | 第40-41页 |
·多智能体系统 | 第41-43页 |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行为的研究 | 第45-79页 |
·政府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 第45-50页 |
·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特征 | 第45-46页 |
·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价值取向 | 第46-47页 |
·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失范 | 第47-49页 |
·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约束机制 | 第49-50页 |
·用地单位的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 第50-53页 |
·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行为的特征 | 第50-51页 |
·用地单位的土地利用行为的价值取向 | 第51页 |
·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行为的选择 | 第51-52页 |
·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违法行为及规范机制 | 第52-53页 |
·用地个人的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 第53-58页 |
·用地个人土地利用行为的特征 | 第53-54页 |
·用地个人土地利用行为的价值取向 | 第54页 |
·用地个人的土地利用行为选择 | 第54-57页 |
·用地个人的土地利用违法行为与规范机制 | 第57-58页 |
·土地利用决策行为分析—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例 | 第58-64页 |
·土地利用决策行为与土地利用规划 | 第58-61页 |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 第61-64页 |
·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相互关系 | 第64-78页 |
·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64-65页 |
·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65-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行为多智能体建模研究 | 第79-93页 |
·基于多智能体的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框架模型 | 第79-80页 |
·基于BDI的土地利用智能体结构模型 | 第80-84页 |
·信念库 | 第81页 |
·愿望库 | 第81-82页 |
·意图库 | 第82页 |
·事实/规则库 | 第82-83页 |
·土地利用智能体行为产生分析 | 第83-84页 |
·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系统的描述 | 第84-86页 |
·土地利用系统的描述 | 第84-85页 |
·土地利用智能体的描述 | 第85页 |
·环境的描述 | 第85-86页 |
·土地利用智能体规划决策行为分析 | 第86-92页 |
·观察感知行为 | 第86-88页 |
·信念的产生 | 第88-89页 |
·愿望的生成 | 第89-90页 |
·意图的生成 | 第90页 |
·决策 | 第90-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第93-11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93-95页 |
·地理区位 | 第93页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93-94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94-95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析 | 第95-98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 第95-96页 |
·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 第96-97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行为分析 | 第97-98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决策行为模拟 | 第98-113页 |
·数据的准备 | 第98-103页 |
·模型的简化 | 第103-106页 |
·模型的实现 | 第106-10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总结 | 第115-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6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116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