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引言 | 第15-21页 |
1 网络安全现状 | 第15-16页 |
2 入侵检测 | 第16-17页 |
3 人工免疫系统 | 第17页 |
4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7-18页 |
5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8-21页 |
第一章 入侵检测 | 第21-30页 |
·引言 | 第21页 |
·入侵 | 第21-23页 |
·入侵的定义 | 第21-22页 |
·入侵的来源 | 第22页 |
·入侵存在的原因 | 第22-23页 |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23-26页 |
·定义与功能 | 第23页 |
·体系架构 | 第23-24页 |
·基于数据源的分类 | 第24-25页 |
·入侵检测的方法 | 第25-26页 |
·入侵检测的研究与发展 | 第26-27页 |
·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 | 第27-28页 |
·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生物基础 | 第30-33页 |
·生物免疫学概述 | 第30-31页 |
·生物免疫系统的组成 | 第31页 |
·生物免疫系统可供借鉴的功能与理论 | 第31-33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33-35页 |
·人工免疫系统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人工免疫系统基本要素 | 第34-35页 |
·免疫入侵检测系统 | 第35-36页 |
·免疫与入侵检测的相似性 | 第35-36页 |
·与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区别 | 第36页 |
·免疫入侵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36-3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38页 |
·研究瓶颈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表达式编程的免疫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第40-52页 |
·引言 | 第40页 |
·应用于入侵检测的计算智能 | 第40-43页 |
·人工免疫系统与进化计算 | 第43-44页 |
·基因表达式编程(GEP) | 第44-48页 |
·GEP染色体表示 | 第44-46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46页 |
·遗传算子 | 第46-48页 |
·基于GEP的免疫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样本库分析 | 第52-64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KDD CUP'99 DATA SET | 第53-58页 |
·背景 | 第53-54页 |
·数据构成 | 第54-58页 |
·预处理方式 | 第58页 |
·性能指标及评价方式 | 第58-63页 |
·有效性 | 第59-61页 |
·效率 | 第61-63页 |
·可用性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基于约束GEP的规则表示与提取 | 第64-86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规则表示与适应度函数 | 第65-69页 |
·基于计算智能的入侵检测规则 | 第65-67页 |
·基于GEP的规则表示 | 第67-68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68-69页 |
·规则生成 | 第69-74页 |
·规则约束文法 | 第69-70页 |
·基于约束GEP的规则提取算法(CGREA) | 第70-74页 |
·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74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4-84页 |
·实验设置 | 第74-76页 |
·GEP规则特征属性选择 | 第76-79页 |
·GEP规则可行性 | 第79-81页 |
·GEP入侵检测规则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基于免疫亲合力理论的克隆选择 | 第86-110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免疫因子的表示方式 | 第87-88页 |
·抗原表示及抗原提呈 | 第87-88页 |
·抗体表示 | 第88页 |
·基于属性优先级的亲合力函数 | 第88-94页 |
·生物免疫的亲和力与亲合力 | 第89-90页 |
·AIS的亲和力与亲合力 | 第90-92页 |
·基于属性优先级的亲合力函数 | 第92-94页 |
·克隆选择 | 第94-96页 |
·阴性选择算法 | 第94-95页 |
·克隆选择算法 | 第95-96页 |
·基于亲合力理论的克隆选择(ATCS)算法 | 第96-99页 |
·亲合力计算 | 第96-97页 |
·算法流程 | 第97页 |
·算法步骤 | 第97-99页 |
·算法分析 | 第99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99-109页 |
·实验设置 | 第99-100页 |
·平衡常量k的作用 | 第100-104页 |
·选择亲合力计算方式 | 第104-106页 |
·最优抗体的检测性能 | 第106-108页 |
·与其它免疫算法的比较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抗体修剪与检测引擎 | 第110-125页 |
·引言 | 第110-111页 |
·抗体修剪算法 | 第111-119页 |
·冗余抗体 | 第111-112页 |
·抗体覆盖性分析 | 第112-113页 |
·GEP抗体修剪(GAP)算法 | 第113-115页 |
·性能测试 | 第115-119页 |
·自适应检测引擎 | 第119-124页 |
·未知攻击检测 | 第119-120页 |
·自适应检测引擎机制 | 第120-121页 |
·性能测试 | 第121-123页 |
·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9页 |
·引言 | 第125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7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0-141页 |
附录A KDD CUP'99 DATA SET特征属性 | 第141-143页 |
附录B 基于计算智能的入侵检测规则说明 | 第143-149页 |
附录C CGREA算法生成的最优抗体及对应规则 | 第149-151页 |
附录D ATCS算法生成的最优抗体及对应规则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