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关于北美经济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北美经济一体化的原因、进程、特征 | 第12页 |
(二) 北美经济一体化的绩效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理论 | 第17-21页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 第17-18页 |
(一) 贸易创造效应 | 第17-18页 |
(二) 贸易转移效应 | 第18页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 第18-21页 |
(一) 规模经济效应 | 第18-19页 |
(二) 竞争效应 | 第19页 |
(三) 投资刺激效应 | 第19-20页 |
(四) 优化产业结构效应 | 第20页 |
(五) 经济刺激效应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北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特点分析 | 第21-32页 |
一、 北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第21-22页 |
(一) 美加自由贸易区 | 第21-22页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第22页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内外动因 | 第22-26页 |
(一) 国际经贸格局的变化 | 第23页 |
(二) 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 | 第23页 |
(三) 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受到削弱 | 第23-24页 |
(四) 美、加、墨三国发展更高层次经贸关系的内在需要 | 第24-25页 |
(五)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促进 | 第25-26页 |
三、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 第26-28页 |
(一) “南北”型分工模式 | 第26页 |
(二) 美国主导的“轴心型联合” | 第26-27页 |
(三) 三国的经济互补 | 第27页 |
(四) 具有“共同市场”特征的FTA | 第27-28页 |
四、 NAFTA的宗旨及内容评述 | 第28-32页 |
(一) 贸易自由化 | 第28-29页 |
(二) 投资自由化 | 第29页 |
(三) 原产地规则 | 第29-30页 |
(四) 争端解决机制 | 第30-31页 |
(五) 其他条款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北美经济一体化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2-50页 |
一、 贸易效应分析 | 第32-37页 |
(一) NAFTA的总体贸易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二) NAFTA区内的双边贸易关系分析 | 第33-35页 |
(三) NAFTA的贸易效应分析 | 第35-37页 |
二、 优化产业结构效应 | 第37-41页 |
(一) 墨西哥的贸易结构 | 第37-38页 |
(二) 加拿大的贸易结构 | 第38页 |
(三) 美国的贸易结构 | 第38-41页 |
三、 投资刺激效应 | 第41-43页 |
四、 经济刺激效应 | 第43-45页 |
五、 NAFTA对墨西哥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一)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 第45-46页 |
(二)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解释 | 第46-47页 |
(三) 不出现虚拟变量时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47-48页 |
(四) 引入虚拟变量时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48-49页 |
(五)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北美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及教训 | 第50-58页 |
一、 北美经济一体化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 第50-52页 |
(一) “南北型”国家组建区域经济集团时,尽量选择自由贸易区 | 第50-51页 |
(二) 充分发挥政策灵活性 | 第51页 |
(三)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有效的区域分工体系 | 第51页 |
(四) 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 第51-52页 |
(五) 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或协定,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 | 第52页 |
二、 北美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8页 |
(一) 墨西哥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 第52-53页 |
(二) 对墨西哥农业的冲击 | 第53-54页 |
(三) 加剧墨西哥工业结构失衡 | 第54-55页 |
(四) 墨西哥面临的其它问题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