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合作文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 第9页 |
| ·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合作 | 第9-10页 |
| ·农村中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 ·访谈法 | 第12页 |
| ·个案研究法 | 第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 ·论价值 | 第12-13页 |
| ·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教师合作文化的涵义 | 第14-16页 |
| ·文化 | 第14页 |
| ·教师文化 | 第14-15页 |
| ·教师合作文化 | 第15-16页 |
| ·教师合作文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页 |
| ·社会互依性理论 | 第16-17页 |
|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7-25页 |
| ·鹤峰县农村中学教师合作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17-23页 |
| ·对教师合作文化的感性认识 | 第17-18页 |
| ·对教师合作文化的理性认识 | 第18-20页 |
| ·影响教师合作的因素调查 | 第20-22页 |
| ·教师合作满意度的调查 | 第22-23页 |
| ·现状分析:农村中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 | 第23-25页 |
| ·传统教师文化的束缚——孤立 | 第23页 |
| ·制度化合作下的缺陷 | 第23-24页 |
| ·合作中的隔离 | 第24页 |
| ·时间的匮乏影响了教师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 第24-25页 |
| 4 农村教师合作文化的实践探索 | 第25-35页 |
| ·T中学简介 | 第25页 |
| ·T中学的艰难发展之路 | 第25页 |
| ·合作展示 | 第25-35页 |
| ·集体备课 | 第25-28页 |
| ·公开课与说课 | 第28-34页 |
| ·师徒式的合作 | 第34-3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5-38页 |
| ·成功的经验 | 第35-36页 |
| ·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 | 第35页 |
| ·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了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 | 第35-36页 |
| ·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 | 第36页 |
| ·T中学教师合作文化的不足之处与应对措施 | 第36-37页 |
| ·不足之处 | 第36页 |
| ·应对措施 | 第36-37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