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立案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概述 | 第12-19页 |
| (一)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7页 |
| (二)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立案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概述 | 第17-19页 |
| 二、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 | 第19-32页 |
| (一)我国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 (二)国外认定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借鉴意义 | 第22-27页 |
| (三)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相关理论的完善 | 第27-32页 |
| 三、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的适格原告标准问题 | 第32-43页 |
| (一)我国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规定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35页 |
| (二)国外认定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规定及借鉴意义 | 第35-41页 |
| (三)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适格标准理论的完善 | 第41-43页 |
| 四、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立案中的其他难点问题 | 第43-45页 |
| (一)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的适格被告问题 | 第43-44页 |
| (二)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的管辖问题 | 第44-45页 |
| 五、对我国现行法律修改的建议 | 第45-54页 |
| (一)确立可以审查推定的立法模式 | 第45-47页 |
| (二)明确“合法权益”的范围 | 第47-48页 |
| (三)纳入环境抽象行政不作为 | 第48-49页 |
| (四)纳入依职权的环境行政不作为 | 第49-50页 |
| (五)赋予法定机关、组织起诉资格 | 第50-52页 |
| (六)建立住民诉讼制度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