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 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 选题背景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 国外学者研究第10-12页
  2、 国内学者分析第12-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 论文创新之处第16-17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第17-28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7-19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9-25页
  1、 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思想第19-22页
  2、 中世纪的发展思想第22-23页
  3、 科学、理性、进化的社会发展思想第23-24页
  4、 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论”第24-25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基础第25-2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第25-2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方法论基础第26-28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系统解析第28-39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解析第28-32页
  1、 人是自然的产物第28-29页
  2、 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第29-30页
  3、 自然对人的制约和人对自然的适应第30-32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解读第32-36页
  1、 生产力理论的生态之维第32-34页
  2、 物质变换的合理循环第34-36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诠释第36-39页
四、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9-49页
 (一)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第39-45页
  1、 科学发展观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第39-41页
  2、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第41-43页
  3、 科学发展观有效统一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我党的神圣使命第43-45页
 (二) 用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45-49页
  1、 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新理念第45-47页
  2、 提出了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途径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
下一篇:环境行政不作为诉讼立案主要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