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子午线轮胎简介 | 第8-13页 |
·子午线的结构和性能 | 第8-10页 |
·子午线轮胎内部的常见缺陷 | 第10-11页 |
·子午线轮胎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X射线图像检测的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X射线特性 | 第15-17页 |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7页 |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X射线衰减规律 | 第17-19页 |
·单色窄束X射线的衰减规律 | 第18-19页 |
·连续宽束X射线的衰减规律 | 第19页 |
·X射线检测原理 | 第19-21页 |
·常用的X射线图像传感器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轮胎X射线成像系统特性分析 | 第25-44页 |
·轮胎X射线成像光路 | 第25-26页 |
·轮胎X射线成像光路的特性分析 | 第26-36页 |
·胎体钢丝帘线成像规律分析 | 第27-33页 |
·带束层钢丝帘线成像规律分析 | 第33-36页 |
·轮胎X射线成像系统的不清晰度 | 第36-38页 |
·几何不清晰度 | 第37-38页 |
·次级射线对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 | 第38页 |
·图像传感器对X射线强度分布的影响及校正技术 | 第38-43页 |
·线阵图像传感器对X射线图像的影响 | 第39-40页 |
·图像传感器非均匀性的校正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工程子午线轮胎X射线图像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 第44-78页 |
·工程子午线轮胎缺陷的特征分析及分类策略 | 第44-52页 |
·工程子午线轮胎内部缺陷介绍 | 第44-48页 |
·子午线轮胎内部缺陷的特征分析和缺陷分类策略研究 | 第48-52页 |
·轮胎X射线图像预处理 | 第52-61页 |
·轮胎X射线图像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基于灰度校正的X射线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 第54-59页 |
·轮胎X射线图像的细化处理 | 第59-61页 |
·胎体帘线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 第61-68页 |
·帘线交叉、断裂和异物缺陷识别方法 | 第63-64页 |
·帘线弯曲缺陷识别方法 | 第64-67页 |
·帘线分布不均和接头开缺陷识别方法 | 第67-68页 |
·基于Gabor变换的带束层顺线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 第68-75页 |
·Gabor变换基础 | 第69-72页 |
·基于Gabor变换的带束层缺陷识别方法 | 第72-7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工程子午线轮胎X射线图像检测与缺陷识别系统设计 | 第78-95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78-79页 |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79-88页 |
·X射线接收和成像子系统设计 | 第80-83页 |
·X射线发射子系统设计 | 第83-86页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子系统设计 | 第86-87页 |
·射线防护系统 | 第87-88页 |
·系统软件功能 | 第88-94页 |
·轮胎X射线图像采集 | 第89-90页 |
·轮胎X射线图像处理 | 第90-91页 |
·轮胎缺陷自动识别 | 第91-9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全文总结 | 第95-96页 |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录 | 第107页 |